第158章(第2/2頁)

之前從南城帶回來那麽多狗,席家只挑了一條土狗留在家裏,其他的被放到一隊空置的院子裏養著,吃喝都從公中出,畢竟這群狗,以後是要被培養成“工作犬”的。

告別了家裏的人跟狗,席寶轉身離開時,心情有些激動,也有些不舍。

她是第一次去這個時代的平都,心裏很好奇首都現在是什麽樣子;可過去那邊之後,得有小半年不能回家了。

一家人都跟到了村口,太奶奶、奶奶、大伯母、媽媽等等,幾個女人的眼眶都紅了。

等站在村口看不見席寶他們的背影後,媽媽甚至哭了起來。

“唉……”

境靈最後再把山上過量的野獸收了一批,收回精神力時,看到席家人都是失落落的樣子,也覺得挺不好受的。它嘆息一聲,到底是什麽都沒跟席寶說。

想必這些大人們,也是不想讓孩子知道這感傷的一幕吧。

席寶力氣大,一路上時不時幫爸爸他們推一下車。

到了鎮上,多給了客車一些運輸費,才能把這一板車的東西搬上去。而其他乘客體諒他們是上大學的孩子,必須帶很多行李,都沒有嫌棄他們四個人占用了過多的地盤。

“板車就讓老吳拖到供銷社那邊去了,我們跟供銷社的人熟,他們會幫忙保管的,回頭咱們村裏的人過來送貨,就順手把那空車給拉回村。”

這些細節,是爸爸在出門前,就跟人家定好的。

席寶點點頭,腦殼像是隨著客車顛簸的節奏在動一樣。

她想了想,“我們到了南城之後,也不一定能買到今天晚上的火車票,可能會先到小爺爺那邊住一天,爸爸、二伯,你們呢?”

“放心吧,不管你們在南城住幾天,我們都要把你們倆送上火車,才能安心回家去。”

要不是這年頭的火車路線不多,車速也慢、中途還得多次轉車,乘火車從南城到平都來回一趟,需要太多的時間,席家大人肯定會更願意把孩子送進校門的。

爸爸看著席寶,突然嘆氣。

心想:大學四年,等她畢業,又成了能定親的大姑娘了。

孩子大了,當家長的,心裏頭總有各種各樣的愁緒。

席寶不知道爸爸心裏在想什麽,她一邊護著堆在自己身邊的東西,一邊在腦內幻想著這時候的大學生活是什麽樣的,還再次把她的雜志社計劃又給梳理了一遍。

他們到南城之後,會先去省政府那邊找小爺爺,一方面是方便把禮物帶給兩個送狗的叔叔,另一方面,也是席寶跟鐘以澤商量好的,他們要咨詢一下小爺爺,問問他們做故事類雜志有什麽需要注意的事情。

這事兒還沒有開始施行,他們就沒有跟家裏其他人說,免得叫他們更掛念。

不過,席寶在收拾她的行李時,除了挑選了兩箱子的衣服鞋子之外,還特意把她這些年完成的本都帶上了。

弟弟小栗子是看著她去收拾的,還問了她,為什麽要把這些故事本帶走。席寶當時只說是帶給同學分享,其實,她是想著,如果雜志初期缺少作品的話,她這些舊作品,說不定能頂一下。

她的小讀者們,是從幾歲慢慢長到了十幾歲,她創作的故事,也從最初極度接近童話合集的類型,慢慢變成了更成熟的故事。

就說她暑假裏開始創作的新,就完全沒有明顯地教育式語言,不會再刻意引導讀者的思維,故事遵循著只有一個大主線、支線都是為主線服務的原則。表面上看,已經是完完全全的一個劇情類故事了。不過,她本人的三觀還是會被角色們表現出來,故事裏的某些事件,在推動劇情的同時,也會呈現出她想表達的某種思想。

她有點意識到,自己可能真的是有進步的。在制作復雜的設定時,她駕輕就熟;在呈現復雜的設定時,她又能寫的盡量簡短易懂。故事裏的跌宕起伏有著一定的規律,好像能一直抓住讀者的心,不叫他們失去耐心。

“大概,多看書、多寫作,是真的會成長的。”席寶閉上眼假寐,緩解坐在客車上的輕微不適,心裏卻想了很多事,“我感覺要是現在去寫網文,即使拿著新人賬號,也能一本爆紅了。不過,網文興起,至少也要到手機普及之後,那都是三十多年後了……”

要是席寶到了那個時候,真的還跑去寫網文的話,她的讀者知道她其實是個“中年大媽”,會不會覺得很幻滅?

想到這些,席寶嘴角帶上了笑。

“網文時代離我太遠了,雜志也曾是一種很火的文學載體,就先從這裏走起吧,上輩子一個港區很有名的金作者,還用武俠撐起了一家報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