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三哥回京(第2/2頁)

孫媽媽深以為然。忙應了一聲,轉身出屋,自去挑選做事麻利的仆婦丫鬟收拾靜雨軒。

*

薛清寧一走出大門,就看到馬房的人已經牽著踏雪胭脂站在門口。

孟銳那年臨出發去河北保州的時候已經交代下,叫人將踏雪胭脂送來榮昌伯府給薛清寧。

最開始薛清寧跟著薛元青去郊外馬場騎馬,孟銳要將踏雪胭脂的時候薛清寧還不敢收,覺得不能收他送的太貴重的東西。可後來跟孟銳漸漸的熟悉起來,不知不覺中連紅珊瑚手串,花絲嵌珍珠的赤金鐲子這樣貴重的東西都被孟銳強迫著收下了,再收一匹踏雪胭脂馬薛清寧好像都沒什麽感覺了。

便收了下來。往後但凡天氣好的時候,也會牽著踏雪胭脂到郊外練馬。於是這兩年多下來,至少她已經是敢騎馬出門了。

這會兒一見踏雪胭脂,她就笑著走過去摸了摸它的頭。又從小青手中接過先前就預備下的料豆喂給它吃。

然後才翻身坐上馬背,一撥馬頭往城外而去。

時辰還早,街上沒有什麽人。等出了城門,人就越發的少了起來。

已經是十一月的天氣,路旁樹木的葉子早已落盡,農事也已忙完,入目多為蕭瑟之景。但這會兒薛清寧心中一團高興,倒是覺得這沿路的景致很好。

甚至連吹在身上的風都不覺得冷了。

一路疾馳,終於趕在辰時到了驛館。

薛清寧翻身下馬,就看到驛館門外有兩個兵士把守。看到她走近,立刻擡手喝問她是什麽人。

紀律還挺嚴明的。

小青忙上前,報了薛清寧的名姓家世。然後又說道:“我們二公子也是神策軍,我們姑娘過來,是想見他。”

隨即報上了薛元青的名姓。

薛元青這兩三年頗立了些戰功,已經升為了一個小頭領

,這兩個兵士都是知道他的。

只是這驛館裏面現在全都是神策軍,統軍說過,閑雜人等不得進入......

兩個人對望了一眼,便有一個人請薛清寧在門外稍等,另一個人轉身入內稟報統軍,討他的示下。

這統軍便是孟銳。正站在屋子的正中,由影青服侍著將他的那一身盔甲穿在身上。

卻好像是不喜歡穿這盔甲的,正在跟影青抱怨:“上戰場的時候穿這個也便罷了,那是沒法子的事,現在又不用上戰場,只是領軍回京,穿這個做什麽?就為了給別人看的啊?”

影青覺得天底下能說這番話的人,也就只有他家這位世子爺了。

忍著笑勸說他:“穿這個原就是給別人看的啊。您想,京裏的那些個貴女,平常哪裏見過您這樣穿著盔甲的青年將軍啊。您又生了這一副俊朗的好相貌,待會兒一進了京,您端坐在馬背上,那些個貴女見了,不得失聲尖叫,對您芳心暗許啊?等到了明日,咱們靖國公府的門檻肯定要被媒婆給踩破了。”

一頓吹捧下來,擡起頭,卻看到孟銳目光涼涼的在看著他。

“我以前怎麽不知道你話這麽多?還是說跟著小爺在軍營中待了這幾年,想女人了?成,待會兒一回到家,我就叫母親給你張羅個合適的姑娘成親。”

孟銳其實是個好主子。但凡沒有做錯事,那他就是個很好說話的人。所以影青也不怕孟銳,聞言笑著行了個禮:“那小的就先謝過世子爺了。”

他較孟銳還要大幾歲,確實該成家的。孟銳說這話,也不全是打趣他,確實想著回去之後讓孟夫人尋摸個合適的姑娘給影青。

不想影青卻還要打趣他:“此番回京,夫人肯定要世子爺您成家了。說不定夫人早就已經相看好了個合適的姑娘,只等您一回去就要您拜堂成親呢。”

“成什麽親?”

孟銳一臉不在意的樣子,“小爺我看著女人就嫌煩,話都懶得同她們說一句。還是一個人自由自......”

話未說完,就聽到有人在外面喊報告的聲音。

孟銳收了聲,沉聲的說道:“進來。”

先前的那個兵士便走進屋來,彎腰對孟銳行禮。隨後恭敬的說道:“報告統軍,驛館外面來了位姑娘,說是薛判官的妹妹,過來找他。驛館重地,小的不知道該不該放她進來,特來討統軍的示下。”

影青驚訝起來。

薛判官就是薛元青,他的妹妹,那就是......

正要說話,就看到孟銳已經擡腳快步的往屋外走。

那個兵士還一頭霧水。遲疑了會兒,問影青:“統軍這是,這是什麽意思?到底要不要放那位姑娘進來啊?”

影青心想,還要放什麽放?沒看到世子爺已經直接出門去見她了麽?

只是世子爺,您剛剛才說看到女人就嫌煩,話都懶得跟她們說一句,感情在薛姑娘這裏都是不算數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