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第2/3頁)

上個月,溫軟也在家書上告訴的方長霆,與他說邑王和盈盈也生了一個小丫頭。

雖然是個丫頭,在這孫子輩稀少的皇家中來說,也是稀罕的寶貝。而小暖兒長得可愛,又愛笑,所以不僅是太後很是喜愛,就是皇上也喜歡這個丫頭,每回帶著她進宮的時候都會帶著許多的賞賜回來

溫軟見他在琢磨著怎麽把小暖兒放進椅子中,索性站了起來,把小暖兒抱過來,“是這樣放的,一邊一只腿兒,這樣才不會掉下來。”

看著小暖兒坐在娃兒椅中,方長霆也覺得有趣:“這等小玩意倒也使用,往後也該向父皇提議一下,在這大啟推行一下,讓百姓事余之後也可以琢磨一下這些有用的小玩意,若是有用的便給些賞銀,沒準以後也能派上大用場。”

溫軟也想了想,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重賞之下也自然會有能人,但在銀錢的利I誘,肯定有大批人一擁而上,若是因琢磨這些東西而荒廢田地,得不償失。”

“你說得也有理,待本王想好再建議。”

晚膳過半,方長霆忽然想起來了一件事,說:“對了,你可知本王在剿水寇的時候,在海上遇上誰了?”

溫軟給小暖兒喂著雞蛋羹,擡起疑惑的眼神看了他一眼:“遇上誰了?”

“你小姨與你的姨丈。”

溫軟一愣,驀地擡起頭,把手中的小碗放下。驚喜的問:“你怎會遇上他們的?”

“他們遇上了水寇,恰好本王那時候剿水寇,便把他們救下了,你小姨還說,等她與丈夫把貨物送回青陽後,便到金都探望你。”

“他們可有說準確的時間?”溫軟壓不住的激動。

上輩子若是說她血緣關系的親戚中,誰對她最好,那便是她比她只大七歲的小姨。

溫軟的小姨,是溫軟生母的親妹妹,名喚柳青瑤。溫軟母親去世的時候,柳青瑤才十三歲,那時她便時常照看著溫軟和溫小弟。

柳青瑤自小便聰慧且有主見,所以在溫軟喪母之後便教導溫軟,她雖然要保護弟弟,但更要保護好自己,若那一日她父親續弦了,給她們姐弟倆重新找了一個繼母,不要太過相信表面所見的,但凡都要留個心眼。

若是個壞的,她孤立無援鬥不過,那便先收斂其鋒芒,內斂行事,裝出個乖巧任人捏的模樣。但底下切不能真的乖巧任人揉捏,得有主見,要是遇上了轉折的機會便放手去做,不要因瞻前顧後而錯失了這個機會。

柳家小姨還教會了溫軟最重要的一點,那便是這張嘴巴永遠要甜,往後若是成婚了,夫妻之間沒有甜言蜜語解決不了的問題,若是有,那便是甜言蜜語的火候還不夠。

柳青瑤與溫軟說這話的時候,雖然也已經十七歲了,可還是個未出嫁的姑娘家,溫軟那會小,覺得小姨說什麽就什麽,反正只要說了,她就敢聽,敢去做。

一個敢說一個敢做,便也就造就了今日對驍王張開就來的甜言蜜語,說得還絲毫不生硬,也沒有半點作假的痕跡。

上輩子柳青瑤愛上了一個商人,而柳家乃是官宦世家,所以是決然不允許她嫁給一個商人的。可柳青瑤主見大,她不是一個被困在閨閣中的女子,她愛遊山玩水她還做生意,她更愛自由,所以便在十八歲那年與家中斷絕了關系嫁給了那個商人。

溫軟最後一次見她,便是她來道別的那日,自此之後就再也沒有過她的消息。

如今在聽到她的消息,怎麽可能不激動。

方長霆以前不知道溫軟有這麽一個小姨,也是在對方知曉了他的身份之後,才道出與溫軟的關系。

“她說應當是在中秋之前。”

溫軟琢磨了一下,中秋之前的話,估計小姨是想著借著來探望她的理由回金都看看她的外祖母。

上輩子小姨有沒有回過金都,溫軟也不知道。因著父親續弦之後,溫軟姐弟倆就很難再與柳家的人的繼續見面,所以也就是在外祖母過壽的時候,或者表兄妹嫁娶的時候去一趟。

小暖兒一直伸手想要去拿放在桌面上的雞蛋羹,但奈何小手臂太短,怎麽夠都夠不著,著急了便嚎了幾聲。方長霆捏了捏她的臉,然後把雞蛋羹拿了起來,小勺小勺的喂她。

一邊喂著雞蛋羹一邊與溫軟說:“在本王知道那是你小姨之後,本王便覺得你與你這小姨關系肯定很好。”

溫軟詫異的道:“我從未與殿下你說過我有這麽一個小姨,殿下你怎麽知曉的?”

用小帕子輕柔的擦了擦小暖兒的臉頰上沾的雞蛋羹後,才擡眸看了她一眼,語重心長的道:“本王見識過她人前精明厲害的模樣,然後又見識到了她在自個丈夫面前小鳥依人,好話的哄著,把一個本就與一樣精明的丈夫哄得沒了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