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周瑜打黃蓋

太寧帝司馬紹登基,立刻封了妻子庾文君為皇後,年僅四歲的長子司馬衍為太子,以及生母荀氏為豫章郡君。

荀氏因出身卑賤,且改嫁過的原因,不能封太後,但是除了封號,在儀仗住行等按照太後的規格安排,荀氏終於苦盡甘來,世人也都贊太寧帝賢孝。

台城的老人們還記得荀氏以冤望之罪被逐出宮廷時聲嘶力竭大呼冤望的慘狀,誰曾想不過十年,荀氏卷土重來,搖身一變成為豫章郡君,形同太後呢?

吃水不忘挖井人。豫章郡君荀氏對太寧帝說道:“你我母子有今天,都是尚書令的功勞,千萬不要忘恩負義。尚書令並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皇上要相信他還有王侍郎。”

王侍郎就是王悅,被司馬紹封為中書省的侍郎,是太寧帝的智囊。此外,王悅還是四歲小太子司馬衍的東宮太子師——比以前太子友更上一層。

目前朝廷局勢,是王導王悅父子和皇帝司馬紹一黨,對抗掌握兵權的王敦王應父子。

太寧帝說道:“兒子知道,兒子以前魯莽,得罪過王導王悅父子,還給曹夫人惹上悍婦的名聲。們一家人都不計前嫌的幫助兒子,若不是他們以德報怨,兒子早就被栽贓孝期宣淫被廢了太子之位,如何能夠順利登基為帝呢?”

太寧帝和母親說了另一樁大事,“烏衣巷那邊還有弟弟,他們年紀還小,現在相認還來得及。”

王導還在給先帝養著三個兒子呢。

豫章郡君連連搖頭,“當初既然決定送給王導,就不要反悔。皇室風雨搖擺,自身難保,他們三個在烏衣巷還能過安穩日子。何況王導王敦有矛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莫要被王敦拿著當把柄攻擊王導。”

太寧帝舍不得三個弟弟,但是他孝順,還是聽從了母親的意願,“好,將來朕賜給他們官職便是。”

“有瑯琊王氏的姓氏在,將來不用愁前途。何況他們若沒那個本事,給他們大官是害了他們,還有百姓,我只希望他們走正道,有沒有作為,當不當大官都無所謂。”豫章郡君叮囑兒子,說道:“還有清河公主,若不是她通風報信,暗中掉包,你怎能躲過算計?你厚待王導王悅,也不要虧待公主。”

皇帝的姐妹為長公主,太寧帝立刻封了清河為“臨海長公主”,若不是因先帝之死,清河作為侄女要守一年的孝期,太寧帝就給她和王悅賜婚了。

另一頭,宰相府,兵馬大元帥王敦因荀灌在台城揮劍和王應對砍,還差點傷了王應之事,奪了周訪周撫的兵權,還把父子兩個叫過去,好一頓教訓,“……齊家治國平天下,你們周家什麽時候齊家,什麽時候管教好兒媳婦,就什麽時候過來領兵。”

王敦集兵權和丞相於一體,大權獨攬,周訪周撫父子只有聽的份,灰溜溜的回家。

荀灌對丈夫周撫說道:“台城給王應設套一事,事發突然,我接到公主的消息,就立刻趕過去了,怕橫生枝節,就沒有告訴你和父親。”

荀灌是在拿住了王應栽贓的把柄之後才回家告訴丈夫和公公。

話雖如此,周撫還是覺得有一點受傷,說道:“你起碼應該告訴我的——我不是責怪你,台城中領軍是王應領袖,你孤身一人闖台城,我很擔心你。”

荀灌說道:“我不是孤身前去,我帶著三百荀家的部曲。”荀灌能打,卻不魯莽,何況清河也不會讓好朋友只身犯險。

周撫問道:“為何不帶周家的部曲?我們周家的部曲難道比荀家的差?”

荀灌不會說謊,實話實說,“是……差了一點。”

看在丈夫的面子上,荀灌已經很客氣委婉了。

荀家百年底蘊,幾代人都是荀家的私兵,戰鬥力和忠心當然是家底淺薄的周家所不能比的。

荀灌說實話,周撫一時語塞,他和荀灌的門第相差太大了,需要好幾代人努力才能拍馬趕上,他和荀灌的婚姻,荀灌真的是低嫁——從山川嫁到塵埃。

荀灌見周撫無語,便說道:“我父親這次是站在尚書令王導這一邊的,中原士族也都不願意見王敦過分膨脹,如果王敦要篡位,勢必要集權,一張餅只有那麽大,王敦要吞掉大半,會影響大部分士族的利益,而王導一直都是願意慷慨分享,故士族們都支持王導。”

“而我則永遠支持清河公主,公主遭遇大難,休養生息了兩年,這次司馬家的皇位被王敦父子窺覬,大晉可能要易主,身為大晉公主,她不能不管,現在她搬進台城,站在皇帝這邊,以抗王敦王應父子,她需要我。”

周撫說道:“我也需要你,你是她的朋友,也是我的妻子和周家的兒媳婦啊。”

荀灌很是為難,朋友和丈夫,她都要,可是這次她選擇了幫助朋友,卻讓丈夫和公公都丟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