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3頁)

他可是記得清楚,容溫在親眼目睹那些喇嘛以孩童獻祭後說過的話。

她說——她有一計,或可解歸化城困境。

在見識過容溫赴城樓、斬魏昇、護額駙後,三丹夫信她此言,並非信口開河,而是真有幾分底氣。

容溫也不繞彎子,點頭,“正如世子所想。”

三丹夫是個利落人,聞言直接屏退左右,正色道,“既是生死存亡的大事,為何不見我五哥?”

喀喇沁與皇族不合,科爾沁卻是皇族在草原上最忠誠且看重的朋友。這兩部之間,明面上關系平淡如水,實則私下自有交際。

三丹夫與班第打小便熟識,私交甚篤,說句金蘭兄弟也不為過。所以接到班第借兵救歸化城的消息後,他硬是扛著父輩族人對歸化城的膈應,立時率了親軍趕來。

“二更時分外面傳來消息,派往烏蘭木通傳信的斥候全軍覆沒。額駙無法,只得親自出城,星夜前往烏蘭木通。”

容溫早知道三丹夫肯定會問及班第,鎮定自若說出準備好的腹稿,“額駙對解圍歸化城之計早有籌謀,但他走得急,沒時間與世子碰頭合計,遂特地命察哈爾將軍陪我來找世子商議。”

察哈爾冷不丁被點名,容溫與三丹夫的目光已同時射來。

一個鎮定無波,一個狐疑衡量。

都不是好相與的。

察哈爾起了一背冷汗,心裏掙紮不已,最後索性僵滯臉不吭聲。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直覺告訴他,若他敢現在拆穿容溫,這位公主怕是更不會隨他離開。

三丹夫是知道察哈爾的身份的——多羅郡王帳下心腹,科爾沁有名的大將。

見他陪同容溫,三丹夫對容溫的話還算信任,真以為容溫是受班第所托前來。

思慮片刻,挑眉道,“聽公主的意思,我在這次計劃裏,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沒錯,額駙視世子為手足。這般成敗系於一身的大事,只有交給你,他才放心。”容溫眼都不眨的給三丹夫戴高帽。

實則,藏在袖子裏的手,不經意縮了縮,最終還是沒把袖袋裏的輿圖遞出去。

而是顫著指尖翻開那本《歸化城地方志》,攤到三丹夫面前。

“書上寫的什麽?”草原上不興文墨,三丹夫身為貴族,雖識得蒙文,但根子裏還是對彎弓習武更感興趣,對於書冊,連多看一眼都嫌腦仁疼。

容溫道,“書上寫,東城門外大青山偏北,歸化城與喀喇沁交界斷崖處,產硝石。”

“硝石。”三丹夫腦子轉得極快,立刻反應過來容溫的用意,嗤笑道,“火|藥?你們打算自己制作火|藥炸退城外二十萬噶爾丹大軍?這不可能。”

這些年,清廷重用洋人南懷仁造火|藥火|器幾乎天下皆知。

噶爾丹能如此囂張,也與其能從沙俄手中弄到威力巨大的火器脫不了關系。

一直被封關困鎖的蒙古各部,卻是沒有火|藥火|器的。

“事在人為,還未行到窮途,別輕易下結論。”容溫篤定道,“世子一聽硝石,便立刻想到火|藥,想必部中秘制過火|藥?”

蒙古人常年被圈養在關外,卻也不是全被養成了傻子。

譬如說這三丹夫——他能看透大興佛教、喇嘛橫行乃是蒙古災禍。是以,闔族上下寧願頂著朝廷壓力,也不肯在自己領地上興建佛寺。

由此,容溫便猜測,他對血肉之軀與重重炮火的差距這事更是明了,甚至試圖研制火|藥,來改變這種被動地位。

稍一試探,還好結果盡如人意。

“話說到這地步了,我也不瞞公主。我喀喇沁部確實私下研制過火|藥火|器,但結果差強人意,還賠上了好幾條性命,後來這事便擱置了。所以,我才說你們想自制火|藥對付噶爾丹二十萬大軍這事,不靠譜。”

三丹夫眼珠一轉,面露精光打量容溫片刻,幽幽道,“這般沒頭沒腦的計劃,我瞧著,怎麽不像我五哥的主意。”

這三丹夫,還真是精明。

容溫悄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面上半分不顯散亂,淡淡道,“世子之所以覺得此法沒頭沒腦,是會錯了意。我們要炸的是山,不是敵軍。”

“山?”三丹夫倏地站起身,誰知不小心扯到了傷處,痛得倒吸一口涼氣,卻還齜牙咧嘴的追問,“你說的蠻汗山?”

歸化城西城門外乃是蠻汗山。

這些日子,噶爾丹大軍多駐紮在蠻汗山山腳。

“沒錯。”容溫頷首,“我與額駙都知道,讓喀喇沁一時半會兒做出威力巨大的火|器實在強人所難,但這種開山用的土火|藥,應該不成問題吧?”

“土火|藥制法簡單,沒甚難處。”三丹夫話鋒一轉,“但我有三個問題,得先問明白。一,土火|藥制作除了硝石、木炭、還得用硫磺。前兩者我們手裏有,但是這硫磺,只能從關內弄來。這一時半會兒,去哪裏湊足量的硫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