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國家替我打臉虐渣(1

窗外傳來燥熱的蟬鳴,火熱的太陽在地上投擲出明亮的光斑,頭頂的風扇吱呀吱呀轉著,溫吞的熱浪把書桌上的課本吹的颯颯作響。

1991年的夏天也格外炎熱。

樂景坐在第一排,距離那個正站在講台上講課的老人很近,很近,兩人之間的距離不會超過一米。

這裏是清華研究生院的固體物理學課堂上,偌大的階梯教室裏只零零散散坐了三十幾個人。樂景是來蹭課的。

台上的那位老人年紀已經很大了,頭發全白了,因為長時間的伏案工作她的背也有些駝了,可是她的眼睛卻依然清亮動人,她的聲音也依舊中氣十足。

教室很熱,講台上連風扇都沒有,老人熱得滿頭大汗,可是卻依舊努力挺直了背站著,聲音洪亮的給他們上課。

曾經有學生看不下去她一大把年紀還在這站幾個小時上課,專門給她搬了個凳子讓她坐下,被她給謝絕了。

當時,老太太擺了擺手,臉上笑容帶有那種老派讀書人特有的固執,“我上學時,先生就是站著上課的,坐著上課像什麽樣子?”

當時樂景就坐在最後一排,靜靜望著她。

台上站著的那個老人已經79歲了,白發如雪,名叫李淑然,是李景然的妹妹,又不是李景然的妹妹。

而他此生名為常景辰,是來蹭課的學生。

他是兩個月前過來蹭課的。

其實李淑然講的內容他已經全部掌握了。

這點就必須感謝來自未來的黑科技。

在遙遠的26世紀,腦植入性學習芯片已經普及。這意味著未來人不需要按班就部的辛苦學習和記憶知識,只需要在大腦的海馬體區域植入相關的芯片,人們就能讀取相關的知識。

如果把人腦當做電腦主機的話,學習芯片就相當於內置儲存卡,這無疑大大縮短了未來人的學習時間。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未來人不需要學習了。他們只是記得這些知識,如果不能理解的話,是無法運用的。就像不求甚解的人哪怕把大百科全書全背下來,也只是會成為一個大腦空空的背書機器罷了。

所以學習芯片的作用就是縮短人腦記憶的過程。而且它的逆天功能就在於它是永久記憶,也就是說未來人永遠不會忘記腦子裏的知識。

因此,即便系統已經把學習芯片植入了樂景的腦子裏,他的腦子裏也有了相關學科的知識,他還是需要學習、理解,這樣才能運用知識。

而且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樂景也不可能學會所有學科的知識,他雖然智商較高,但也不是無所不能的超人。所以經過的慎重的考量,樂景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定為了載人航天飛船的火箭發動機研制方面。

所幸樂景不算笨,也能刻苦,所以經過這兩年系統的學習,他已經初步掌握了相關的理論知識。

按理說,樂景的所學方向和李淑然所教的材料學方面的相關課程沒有關聯。可是他還是每周準時過來蹭課。

至於原因,樂景想,他大概只是想來見見故人吧。

哪怕知道這個李淑然也不是他記憶裏的那個李淑然,可是他還是想過來看看。

他想親眼看看他曾經羞怯的小妹妹成了怎麽樣的人。

思及李淑然這一生的經歷,樂景不免感慨萬千。

他雖然死了,但是給李淑然留下了不菲的稿費作為遺產,而且他的書版權也會由李淑然繼承,日後書籍再版的稿費也會交給李淑然。

也就是說,哪怕李淑然不工作不嫁人,只靠著他的遺產,也能過著富裕穩定的米蟲生活。

可是李淑然不。

她拼了命的刻苦學習。然後在他死後的第七年,她21歲那年,考上了清華大學物理系,並在三年後,前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留學。

當時她24歲,她研究生和博士的研究方向是物理學中的材料學。

新中國成立那年,她37歲,當時她已經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材料學博士和教授助理,她的導師已經打算推薦她去做講師。她在美國也已經結婚,丈夫是和她志同道合的同學,他們有了兩個可愛的孩子。

幾乎沒有經過怎麽猶豫,她和丈夫二人帶著孩子就毅然回國。他們拋棄了美國的一切優渥待遇,回到當時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從零開始。

五六十年代時國家開始秘密進行核彈研究工作,當時國內缺少頂尖物理學人才,也缺乏很多重要設備,研究人員甚至只能打算盤進行計算。

李淑然在經過慎重考慮後,毅然選擇了轉行,從材料學研究所轉去了原子能研究所,以48歲的高齡從零開始學習受控核聚變的相關理論知識。李淑然的選擇在當時的年代並不罕見,她的很多同事都為了國家的需要而紛紛轉行。因為國家的需要,就是他們的專業。

後來,她去了大西北。一待就是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