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民國之寫文(22)(第2/2頁)

1931年,長江水災,災民一億人,300多萬人死亡,史稱江淮大水,大饑人相食。

1934年,全國大旱災,大饑人相食;1936年川甘大饑,荒,大饑人相食;1941年,廣東大饑,荒,大饑人相食;1942年,河南大饑,荒,大饑人相食;1943年,廣東再次大饑,荒,大饑人相食;1946年,南方大饑,荒,大饑人相食……

這就是人民平均壽命35歲的,人吃人的民國。

樂景平生最愛自由和人性之美,所以也因此很討厭民國。因為民國這個大染缸把一切白的染成黑的,一切美的變成醜的。縱觀近代史,除了那零星幾道照亮了時代的人性光輝外,他看到最多的不過是人類在生死掙紮中迸發的野蠻獸性。

樂景不知道他來到這個時代究竟能能改變什麽,也許他什麽也無法改變。但是起碼他想要把自己從後世得來的寶貴經驗告訴這個時代的人民。他想告訴他們,蝗蟲可以用來充饑,哪種野菜無毒可以吃,觀音土吃了會死人的,一些野外求生的小技巧等等。

他不知道這能幫助多少人活下來,但是這是他目前唯一能做到的了。

而從這個小販的話看來,起碼他的努力還是有一點用的,這讓他很欣慰。

樂景回到家裏時,發現楊經綸正在等他。

現在還不到交稿的時間,所以樂景問道:“有什麽事嗎?”

楊經綸說:“先生,鄭宜梁先生給我們雜志社寄過來了一封信,我是來給您送信的。”

信封已經拆開過了,這也是自然,樂景現在也是個小有名氣的作家了,每天都會有來自天南海北的讀者來信寄到編輯部。讀者來信一般是楊經綸代為拆閱,然後再挑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來信轉交給樂景,由樂景代為回信。

樂景拆開信,匆匆瀏覽了一遍,鄭先生說他對守夜人神交許久,由文品觀人品,覺得和守夜人一定很有共同話題,所以就想約樂景挑個合適的時間去他家吃茶。

按照樂景以往的脾性,他肯定會回絕掉這件事的。但是他想到了三年後導致鄭宜梁死亡的那場暗殺,不免有些躊躇。

他思索幾秒,決定還是答應赴約好了。

他在後世也從史書上了解過鄭宜梁那個人,明白他是一個愛恨分明的磊落君子,和這樣的人交往可以少掉很多顧慮。而且這些日子以來,鄭宜梁也經常在報紙上幫他說話,他總要去好好道謝的。

所以在楊經綸走後,樂景就給鄭宜梁寫了一封回信,開頭先說明自己對鄭宜梁的崇拜和神往,然後又謝過了鄭宜梁在報紙上對於自己的維護,最後說,為了表達自己的謝意,周日就由他做東,請鄭宜梁來他家裏吃飯,他一定掃榻相迎。

鄭宜梁收到回信時正在和好友說話,從下人那裏接過信讀完後不免開懷大笑。

“好好好,夠豪爽。”他擡眼看向自己悶悶不樂的好友,心中一動:“你周日有事沒?要不也和我一起去見見那守夜人吧?”鄭宜梁把他邀請守夜人吃飯,守夜人反邀回去的事一一向好友道來。

開明中學校長,周德璋,瞥了一眼目露關切的好友,知道他是想讓他出去走走散散心。他這幾日確實因為政府那些藏汙納垢的大煙鬼而煩悶不已,出去散散心也不錯。

“我也看過他的文章,確實不錯,去見見他也行。”周德璋問道:“不知道他是什麽樣的人?”

鄭宜梁不假思索回答:“觀其文風和內容,肯定和我差不了幾歲。”

周德璋今年都四十幾了,和鄭宜梁就是忘年交,所以就笑道:“那我就再多一個忘年交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