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伍個太陽 11(第4/6頁)

“我研究的這些東西其實並不是很厲害,只要給大家一點時間,會有更多的人比我研究的更加深入、透徹,事實上有些地方只是一個思維方式的問題而已。

“我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雙手,改善並克服這些問題和困難,讓更多的人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科學研究,讓更多的人過上好日子。”

在說到這裏的時候,高儀的神色有些恍惚,他不知為何想到了喬一,還有喬一曾經說過的那些話。

“我願意為了我的國家,成為盾、成為矛,將前路的一切坎坷蕩平,讓我身後的人們能夠在平坦寬闊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其實在國家相關的鄙視鏈中,不少學者是看不上當官的人,覺得許多官員不夠清廉,只會拖後腿,說白了就是昏聵無能。很多時候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就因為部分官員的無能平庸和自己的小心思,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後果。

但不可否認的是,清正廉明也知道變通的官員能夠為整個社會的運行順暢起到推動作用。而我們如今這個社會能夠如此良好的運作,也跟政府官員們的勤勉密不可分。

這些找高儀談心的院長們聽著他說的那些話,就想到高儀這一年多以來做的那些事情。

即使是他們這些經歷過許多風雨的老一輩,也極為感嘆,還有這樣的年輕人。他到底是懷抱著怎樣的一顆心才能夠做到這一切的呢?

聯系高儀這一年多以來做的所有事情,再想想他為什麽會想要去考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道德教育專業也大概能夠明白。

大約是高儀終於發現,一個人的力量是有極限的。而一個人所站位置的高低,又決定了這個人能夠發揮力量的極限高低。不管是走科研這條路,或者說是從軍、從政,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都是在為國家、為人民謀求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搞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在吃透了所有的理論之後,再利用這些理論制作出能夠對人類發展有推動作用的成果。

這一切並不容易。

成千上萬的失敗也許才能成功一次,而成功的這一次制作出來的成果還不一定能夠多有用處。

相比起來,換一條走一走,為更多的人鋪平道路,似乎目標更加明確一些。

只是……

這也不是一條好走的路啊。

高儀說的那些話,放到現在大多數人的耳中大概會讓人覺得“假大空”,簡直就像是在聽一場奇怪的政治課,或許他還會收到一些同情或者奇怪的目光。但對聽著這些話的老一輩人們來說,這真的是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裏。

當年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那個時候的中國多難啊。

不僅僅是在國際當中岌岌可危的地位,想想那些群狼環伺隨時可能會在中國身上咬一口的資本主義國家,還有朝不保夕連飯都吃不起的人民。

為了可以讓中國的人民挺直腰杆站起來,多少的人懷抱著為了祖國獻出一切的想法在瘋狂奮鬥,真的是不要命的用自己的雙手建設新中國。

到了如今,中國越來越好了,很多方面發展的都比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更優秀了,吃的穿的喝的樣樣不比人家差了。

只是對老一輩的人來說,現在的年輕人們啊,很多觀點和生活行為都讓他們看不慣。他們要是拿那些早些年的艱難困苦說出來教育年輕人吧,年輕人們也不耐煩聽,有的還會喊著:“這都什麽時代了,您還活在幾十年前啊?”

這樣的次數多了,經歷過苦難的老一輩也就逐漸不說了,誰也不想招人煩不是?

只是看不慣就是看不慣,可他們這些老一輩啊……該走的也都走了,這個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

他們已經在自己能夠努力的時候,拼盡了全力,將它塑造成了現在的樣子,之後會變成什麽樣……即使心有余也力不足啦。

所以這些老一輩的院長們在聽到高儀說的這些話,又想到他做過的那些事後,也都不再強求,只是不停喊著:“好孩子……好孩子……不管你最終選擇去哪個院校,到了京城來,有什麽問題了說出來,我們都幫你。”

最後高儀正式參加了高考,順利被Q大的人文社會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錄取,成為了Q大的一名新生。

他去學校報道的時候,人文社會學院的院長和副院長專門找他談了會話,表達了對高儀能夠選擇本學院的歡迎。其他學生們只要一聽到高儀的名字,也都是一個個發出驚訝的聲音,其中有不少還是高儀的粉絲呢。

在高儀和喬一從國內走到非洲搞發展的一年中,關注他們的人還專門為他們設立了論壇,許許多多的人成為他們的粉絲。

一群跟明星粉絲完全不同的粉絲群體,年齡跨度從小孩到老者,職業也是各種各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