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唯一知己

一下朝, 王獻之立馬被人圍住。

王彪之正打算拎著王獻之出宮, 好好與王獻之談談。

宦官擠到人群裏, 出聲說道:“陛下請衛將軍移步。”

小皇帝要見王獻之, 王彪之等人自然不能阻攔。

王彪之看了眼王獻之, 轉身離開。

王獻之跟隨宦官來到司馬聃的面前。

司馬聃背對著王獻之。

王獻之沒有立馬走近,而是朝司馬聃的背影行禮:“陛下。”

司馬聃轉身看向王獻之。

看到王獻之作揖,司馬聃目光復雜地盯著他。

不知不覺, 他們都開始長大了。

明明王獻之比他還小一歲,可是,王獻之卻已經司馬聃高出了半個頭。

小時候的王獻之, 就像是打磨過後圓潤的美玉。如今,王獻之的五官發生了變化,那雙眉眼,越發精致。這種變化,如同將美玉進一步雕刻,雕刻成神像。美麗奪目,令人不敢直視。

深吸一口氣,司馬聃緩緩開口,低聲問王獻之:“方才在大殿之上, 王七郎所言, 句句肺腑?”

王獻之擡眼看向司馬聃, 他站直身子,淡笑著回答司馬聃:“陛下。獻之所言,句句肺腑。”

司馬聃生氣了, 他忍不住沖王獻之咆哮道:“那你為何當初告訴朕,要陪著朕治理天下!”

吼著,司馬聃流下了兩行淚水。

司馬聃猶記得當初第一次被王獻之帶出宮,他沉迷於市井街頭,逍遙山莊的種種新鮮有趣事物。而後,王獻之帶著他路過一片墳地。

在那片墳頭處,司馬聃第一次體會到民間疾苦。第一次體會到揪心是何感受。也是那件事之後,司馬聃嘗試過饑餓,明白了饑餓是什麽感受。只此,司馬聃想改變天下。想拯救天下蒼生,想讓天下恢復太平,想讓百姓安居樂業,過上太平的好日子。

是王獻之,讓司馬聃了解人間疾苦,讓司馬聃見識到人世間悲慘的另一面。

是王獻之,鼓勵司馬聃樹立志向,鼓勵司馬聃往明君的方向發展。

是王獻之,改變了晉國。改變了天下。

司馬聃不敢想象,若是王獻之離開了廟堂,離開了他,那晉國的將來怎麽辦?他這個皇帝怎麽辦?

司馬聃越想,心裏越委屈,哭得越發厲害,

王獻之嘆了口氣,拿出手巾,往前走了幾步,遞給司馬聃。

“陛下,獻之出身瑯琊王氏。其他世家要的是權力平衡,這些人決不允許瑯琊王氏在廟堂上一家獨大。”

司馬聃接過手巾,一邊擦眼淚,一邊哽咽地說道:“為何如此……”

司馬聃恨極了這種環境。

王獻之輕聲言道:“昔日天下大亂,給了各大世家機會。士族專兵,皇權衰落。獻之曾經想過,要助陛下重振皇權。奈何,獻之無能為力。”

曾經,王獻之覺得自己可以改變環境。

然而,漸漸的,經歷的事情多了。王獻之才發現,他一直想改變環境,卻一直被環境所改變。

西晉末期,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戶籍消失。給了士族發展自己勢力的機會。各大世族大量收留流民,為己所用,在亂世中家族勢力不斷壯大。東晉新朝,是士族支撐起來的。一個國家的政治根基,由士族來決定。若想改變,重整皇權,需要擊垮士族。

而要擊垮士族,並非小事。一旦皇權有振興的苗頭,一旦司馬氏要對士族下手。所有士族都會抱團,一同對抗朝廷。到時候,哪怕不起戰火,朝廷怕也是要廢。

正是應了那句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司馬聃雙眼幽幽地盯著王獻之,吸著鼻涕說道:“人生那麽長,你我才多大。為何不努力下去?或許一載兩載,不能成功。那就努力三載四載。一直努力下去,朕相信,只要努力,終會成功!”

王獻之搖頭,他告訴司馬聃:“陛下,若是要動士族,晉國會亂。朝廷會廢。陛下再也不是陛下。”

司馬聃愣住了,手裏的手巾,掉落到地上,他的手指微微顫抖。

王獻之長嘆一口氣,低聲言道:“陛下,獻之如今只想讓天下恢復太平,減少百姓之苦。”

司馬聃聲音顫抖地說道:“天下太平之後,你便要離開朕?”

王獻之搖頭:“陛下,獻之只是遠離廟堂,仍然是陛下的好友。莫非,陛下從未將獻之當好友?在陛下心中,獻之一直是臣?”

司馬聃猛地搖頭:“非也!朕以真心對待王七郎!王七郎乃朕唯一知己!”

司馬聃自小生活在宮裏,認識的人有限。而王獻之,是最特別的人。王獻之不單送司馬聃很多小玩意兒,還教會了司馬聃很多事情,讓他見識不一樣的世界。

王獻之告訴司馬聃:“陛下,家君年過知命,獻之害怕了。”

司馬聃愕然,目光不解地望著王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