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2/2頁)

後來,眼看著鷹司寺已經不可用,他唯有快些消滅罪證,不可讓萬歲發現他與倭人暗中的勾當。不過,他向來行事縝密,自然也留有了後手……

當初備下的子母蠱,他除了一對用在了楚太妃的身上外,另一份則輾轉送給了石義寬。

眼下,惴惴不安睡不得覺的。自然有石國丈一個。

崔行迪當初派人刺殺了鷹司寺,卻獨獨留下能指控石國舅裏通外敵的兩位欽差,就是故意要將國丈爺逼上梁山。

如今他燉煮得火候正好,煎得石國丈外焦裏嫩。

就在日前,崔行迪接到密報,那子蠱已經被石國丈暗中布置的太監,給萬歲中下了,已經育熟得差不多,已經可以催動母蠱,讓子蠱破繭而出了。

端看石國舅能不能把握好時機,讓大燕的病弱多時的萬歲早些“歇息”。

只要是石國丈扶持著年幼的太子登基,那麽到時候國丈第一個要對付的,肯定是這急急奔赴京城的崔行舟!

而那崔行舟也一定會因為那火炮圖,而誤會了皇帝劉淯,而對他心有忌憚,到時候雙方人馬拼殺得一定很精彩

他卻可以趁鷸蚌相爭而漁翁得利,讓隱龍衛成為穩定大燕江山的功臣,殲滅亂臣石黨和崔黨,流芳百代……想到這,崔行迪真想大笑三聲。

此時夜色正濃,帆船上的龍紋也被濃霧隱藏,在夜色掩護下,順著濤濤江水,消融在夜色之中。

而此時的京城,就像五爺崔行迪預料的那般,已經是雷雨將至。

萬歲多日未能早朝。雖然劉淯多病,朝臣們已經習慣如此。可是像這般多日不露面,卻並不常見。

而此時的皇帝寢宮裏,彌漫著濃重的藥味,石皇後親自接過宮女端來的細軟白粥,試著給一直陷入昏睡的皇帝灌入一些。

因為照拂著得了怪病的萬歲,石皇後似乎又消瘦了一些,一向圓潤的下巴竟然都冒出了尖尖,平凡的眉眼,也顯得清秀了許多。

就在這時,有太監小步跑來稟報:“皇後,石國丈求見。”

石皇後眼眉都未擡一下道:“告訴他本宮疲累,改日再見。”

那太監為難道:“奴才方才就是這麽說的,可是石國丈就是長跪不起,非要見一見皇後您……”

石皇後已經給萬歲灌了一小半的白粥,微微閉了閉眼,復擡頭道:“既然如此,那本宮就去見一見父親他老人家吧。”

說完這話,石皇後起身,在貼身嬤嬤的攙扶下,慢慢走出了宮門。

石義寬在寢宮門外跪得雙膝酸痛,心裏一陣痛罵:他養了這麽多的女兒,偏偏是個白眼狼的蠢胖子。明明穩居了正宮之位,關鍵時刻,他這個做父親的卻完全借不上力氣。幸好石家的女孩又進宮了不少,有些乖巧懂事的,還得了劉淯的恩寵,其中有兩個已經懷了身孕。等到他除掉了不聽話的女婿,穩定了政局,那坐在龍椅上的是他的哪一個外孫,可就不好說了。不聽話的女兒,不要也罷!

這麽想著,石義寬覺得眼前的路倒是越發亮堂了起來。

原本這兩日就是子蠱成熟之日。可是他的女兒石皇後卻著幾日之前排查皇帝寢宮,不但將萬歲貼身侍奉的太監宮女全都換了人,而且所用的器具湯水一律嚴查。這母蠱一時運不進去,也是叫人發急。

只要母蠱催動了子蠱,萬歲便可以自然地“中風”駕崩,新帝登基,千頭萬緒,哪個能顧得上盤查一國的國丈?到時候,崔行舟就算搬來如山鐵證,也奈何不得他。

不過如今,得想法子將母蠱弄進去……

就在他想事情的光景,石皇後已經從寢宮裏走出來了。

她立在了父親的面前,語氣淡淡道:“許久未見國丈,您倒是依舊健朗。”

石國丈滿臉愁緒道:“萬歲一直不醒,臣日夜寢食難安,怎麽能吃睡得下?不知萬歲現在怎麽樣了?”

石皇後輕輕嘆息了一聲道:“宮裏的禦醫都束手無策,禮部的庫房裏已經開始囤積白布孝衫了。本宮聽聞淮陽王的摯友趙侯爺乃是一代名醫,專治各種難症,所以一早派人去眞州請淮陽王與趙侯爺同來,就算不能根治萬歲的難症,也能穩定一下京城的局面……”

石義寬聽了這話,眼皮一跳,嘴上卻恭謹道:“最近臣久久不見太子,甚是想念,給他備了些把玩之物,還請皇後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