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2/2頁)

那時心懷勃勃野心之人,卻遭遇到了強大敵手時,內心不由自主燃燒起的鬥志。

突然,他看到有幾個木匠走到他們隱身的甲板上,對著海面抽出煙鬥,一邊吧嗒吸著煙解乏,一邊說話。

鷹司寺讓一個精通漢語的手下沉下身子,在水中潛到他們腳下,聽他們談些什麽。一個木匠說道:“現在的船舵怕是不成,船身如此巨大,船舵受力太大,用上幾天就會壞掉,這明日該如何跟工頭去講?”另一個木匠說道:“如今成不成也沒有關系,謝大匠會解決的。”

另一人道:“謝大匠?這幾日總聽你們說起,我怎麽不知?”

“你那日不是歇工回家看婆娘去了嘛!這位謝大匠可是位造船的高手,聽說是淮陽王從江浙一帶請回來的高人。那日王爺親自帶著他來巡查。這高手就是高手,只上下走了一圈,我們先前的工事廢了大半,據說等謝大匠畫好了圖紙再改。”

另一個人一聽,朝著水裏狠狠吐了一口道:“你怎麽不早說!害得我方才想破了頭皮,不知該怎麽跟工頭言。”

那人道:“反正這兩日,手裏的活都緩緩,不然幹了也是白幹,聽說謝大匠有些水土不服,那日巡查了戰船後,便病倒了,大約得緩上幾日才能見到圖紙吧!”

余下的時間,就是兩個人又羨慕一番淮陽王給謝大匠的禮遇,抽完煙鬥又回去幹活。

鷹司寺從他們閑談中了解到謝大匠應該就是淮陽王聘請改造戰船的高人,因為水土不服,被淮陽王安排在附近靠近江邊的一座大宅院中休息。

聽到這裏,鷹司寺的眼前一亮,低聲吩咐他們泅水離開船塢。

再過兩個月,就是北海台風連綿的季節,只要能拖延著他們的戰船不能定架子上桅杆,那麽這些半成品的船架子就會在台風天裏被拍得粉碎。

聽石義寬的密信上說,朝中對崔行舟頻頻請調撥銀錢修建戰船很是不滿,認為他只要守住北海陸地便好,本就不該興師動眾地打海戰。

只要他的戰船修建不順利,白白耗費了軍資,大燕朝的那些諫官們就夠這位王爺喝一壺的了!

鷹司寺當下決定,要刺殺那位謝大匠。

沒了這位建船高人的指點,淮陽王的新戰船就會半途夭折,至少也要延誤一段時日,就算是淮陽王命好躲過了台風,到時候他就有時間想辦法解決淮陽王和他的戰船。

於是,鷹司寺帶著倭人順著原路泅水來到寨墻,從水下圓洞鉆了出來。

倭人在當地肆虐甚久,在當地自然也買通了些地痞溜子一類的人充作他們的耳目。

所以,知道了謝大匠的落腳之處後,找尋他暫住的居所也輕而易舉。

那位謝大匠出身不俗,以往能請動他之人,也都不是凡人,所以對於這落腳休息的諸多要求,可比淮陽王講究多了。

那蘇大人也是跑斷了腿,磨破了嘴,才說服了當地的高門大戶,暫時借出了個像樣的屋院給謝大匠和他帶來的徒弟們住。

也是路上一時攤涼吃壞水果,這位謝大匠已經連拉三日了,剛開始還以為幾副止瀉藥就能止住,可是沒有想到,越發病沉。

這個時候,崔行舟可不能讓好不容易請來的高人有散失,所以便讓趙泉親自給他診脈。

今日淮陽王原本也要跟來,偏偏朝廷戶部和兵司聯合派人,來查淮陽王修船的賬目。

淮陽王走脫不開,柳眠棠便頂了夫君的差事,前來給謝大匠送些補品,以表王爺的厚待之意。

下馬車時,柳眠棠掃視了一下四周的環境,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對著王爺調撥過來給謝大匠護院的侍衛長道:“這是何人選的宅院?這三面環水,溝渠遍布的,若是有人從水裏摸上來,反應都反應不過來。”

那侍衛長也是一苦臉道:“回稟王妃,是那位謝爺自己選的,卑職當初也跟他說這宅院不妥,最好再換一處。可是蘇大人跟謝爺對著卑職一起小發火。據說蘇大人前後找了好幾處,謝爺都不滿意,這好不容易有順眼的了,若執意要換,他們倆都能將卑職撕了蘸醬吃……”

一旁的趙泉打趣道:“怎麽了?王妃你最近研習風水,看出這裏的兇宅了?”

當初就是柳眠棠“掐指一算”,說趙侯爺歸途不會順,才將他請留在了北海。難不成女匪頭子又要故伎重施,將這位謝高人也扣下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