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2頁)

就是怕走漏了風聲,只能瞞著她們,一時讓母親和姐姐受了驚嚇,等這事了結以後,他們夫妻二人自然要跪下受罰。

現在眠棠撤了圍著肚子的墊子,小鍋蓋不大不小,看著也沒有原來那麽觸目驚心。

雖然太妃那一夜被嚇得魂都飛了三分,可是什麽能比得自家府宅裏的人平安重要?若是被嚇一次,就能除掉那些邪佞之人,那麽她情願再被驚嚇一次。

而那一夜裏,王府外院的鬼魅魍魎暴露了不少。就在京城一片肅殺整頓的時候,王府的外院也捆了不少人出去。

待得眾位大臣終於從宮裏放出來後,許多夫人紛紛主動來敲淮陽王府的門環了,都是來探探風聲,打聽一下聖心聖意的。

可惜淮陽王妃還沒生,怕累著,來客一律不見。

眠棠得空的時候,倒是費心打聽了一下那綏王妃。綏王府裏蛇鼠猖獗,不過那位綏王妃卻是略微有些可惜,不過是嫁錯了人,也不知現在情況如何。

如果將來王府之人被發配了,眠棠還是希望能略微伸出援手,幫襯一下綏王妃的。

當她問起崔行舟時,崔行舟卻看著她道:“我知道你憐她柔弱,因為我當初詆毀了她的名聲,而覺得虧欠著她。可是傾巢之下焉有完卵,若是此事由我做主,不用你說,我也會饒了她一條性命。可是……綏王落罪的當晚,他自己在獄中解下腰帶自盡了。綏王妃與世子聽聞綏王已死之後,就殉節跳井而亡了。不在了的人,你也不必掛心了。”

眠棠聽得不由得瞪大眼睛,遲疑道:“綏王……不像是能自盡之人,而綏王妃,也不應該是這般烈性貞潔的性情啊?”

想著綏王當初不受先帝待見,便帶發修行,一直積蓄力量,何等毅力?怎麽會剛剛被抓就心灰意冷自盡而亡?

再說綏王妃,當初她被謠傳為山匪劫持,都能夠頂著汙名苟活下來。現在怎麽會因為綏王自盡,就帶著兒子跳井?

崔行舟看了她一眼,淡淡道:“你雖然曾經為匪,可是對人總是帶著幾分心慈。這一點上,你可不如……別人。”

綏王府那一日去的都是石家的親兵,具體的內情如何,淮陽王也不知,但是大抵也能想出那一晚的慘烈。

石家肯定不希望劉淯當年外逃的奇跡,再次在綏王兒子的身上上演,所以立意要斬草除根,不留下半絲活氣兒。

眠棠聽得靜默,最後心裏嘆惋了一聲:這麽看來,子瑜公子才是真正的聰明人,知道什麽樣的賢妻才能助他登頂。當年就算她不出走,最後他要娶之人也絕不會是她。

這話可是眠棠的真心話。若是兩軍對壘,廝殺較量,眠棠自問絕對不在話下,明謀陰謀照單全接著就是了。

可是這等子布線千裏,對政敵斬草除根,連幼兒都不放過的狠絕,她自問自己似乎還欠了許多的火候。

就在柳眠棠靜默的時候,崔行舟也沒有說話,只是手握茶杯慢慢晃動,任著水面掀起輕輕的波紋。

屋子裏一時間安靜極了。

等眠棠回過神來時,便問崔行舟是不是跟她想得一樣。

“細細想來,此次綏王計謀雖妙,可是處處都失了先機。歸根到底,都是他和蕓妃拿了我們做了首要的敵手,卻單單忽略了一個人……”

眠棠沒有再說下去,可是崔行舟卻已經猜到了她要說的是何人了。

這次綏王之所以落敗,完全是因為蕓妃身邊的畫屏叛變的緣故。

眠棠也是在石皇後借著探訪自己身孕時,才聽她言,當初孫蕓娘與她結交時,石皇後曾經無意中幫襯了那畫屏幾次,所以這次蕓妃與綏王密謀下毒誣陷淮陽王,畫屏深覺不妥,便偷偷找了皇後袒露了實情。

眠棠不知道石皇後究竟幫助了畫屏多大的忙,不過這次能勘破綏王毒計,快他一步,的確是少不得石皇後的幫襯。

這位看著心寬體胖的皇後,在剪滅了太皇太後的勢力,拔掉了綏王之後,終於幫扶自己的丈夫穩穩地坐牢了九五至尊的寶座。

現在滿京城之人都艷羨淮陽王為保皇黨,在這次京城的政變之中巋然屹立,成為萬歲主持朝政的中流砥柱。

可是眠棠卻覺得大江之下說不定依然暗流湧動,時時不能掉以輕心。

不過太皇太後為首的宮家,在朝廷立根可不是一日兩日。聽聞太皇太後雖然被困深宮之中,有幾個老王爺直言上書,懇請陛下恩準他們面見太皇太後,也好讓天下百姓心安。

這是後宮之事,石皇後一時為難,便想找個人商量商量,於是懿旨傳喚柳眠棠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