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4頁)

雖然她大舅舅說了,那時是小女孩子家不懂事,胡鬧著玩的。可是她那時到底是動了心,而且雖然她負氣出走,若那時劉誕追攆過去,也如自己這般死纏著不放的話,她會不會也心軟而回心轉意?

現在劉誕恢復了真名,公告天下,重新坐上了帝位,自然是迫不及待要追討回失去的珍貴東西。

他皇位都未坐穩,就急急宣召眠棠入京便是證明!若是眠棠在恢復了記憶,會不會也對子瑜余情未了……

崔行舟在想事情時,雖然總是愛將最糟糕的情況預想到,可是想到眠棠心裏還有別的男人時,便抑制不住心中的暴戾之氣。

他劉誕就算成了皇帝又算得了什麽?想跟他搶女人?便要看看這位萬歲有沒有真本事了!

不過因為知道身後有追攆著趕過來傳旨太監,崔行舟一改前些日子遊山玩水散漫前行的態度。只命令軍隊整頓之後,按照戰事急行軍的方式,加快前進的速度。一日只停歇兩個時辰便日夜不停趕路。

愣是將身後的太監們拋得老遠,早早地來到了京城附近。

西北大軍大捷歸來,對於大燕來說,是件舉國歡慶的事情。崔行舟經此一役深得人心,國人無須組織,便拿著鮮花清水,自發在城外的大道邊夾道歡迎西北軍的到來了。

劉誕作為新帝,根基未穩,如何對待功臣變成了登基之後臣子考量國君的一張試卷了。

他既要防範崔行舟的不遜,起兵發難;又要適時拉攏能臣,鞏固自己的地位。所以放開前塵恩怨的舊事不提,劉誕要禮賢下士,順應民心,給予淮陽王該有的禮儀規格。

所以頒下聖旨,大開國都正門,親自率領滿朝文武,前往迎接。而劉誕更是天還未亮便立在了城門上。如此盛寵,當真盡顯新天子賢德胸懷。

只是當日上三竿時,路邊的百姓越聚越多時,西北大軍才姍姍而來。

如長蛇一般的隊伍甩得看不見尾,兵卒們一個個銀盔亮甲很是威猛精神,相迎的百姓們一個個歡呼雀躍,爭先恐後將自己手裏的鮮花扔向隊伍。

而走在最前面的西北大帥淮陽王最是引人注目,只見他一身金盔,高靴及膝,披風在風中獵獵起舞,劍眉懸鼻,雙眸凝神,立在白馬之上猶如戰神蒞臨。

而他的身邊,竟然是同騎白馬的姑娘。一身黑色的獵裝,長發梳成高高的馬尾,在身後甩成黑色的瀑布,寬寬的腰帶緊束纖腰,挺拔的身姿婀娜而不失硬朗,尤其是那一張臉兒,俏眉彎目,遠山含黛,明艷得直晃人的眼,只疑心是仙子下凡,落在了淮陽王的身邊。

一時間眾人紛紛驚呼,只猜測這位姑娘是何人。

不過如此俊男美女的場景實在是不多見,在這歡慶的日子裏,只高聲疾呼“淮陽王威武”便是了!

劉誕一早便想好了如何盛情相迎淮陽王,以彰顯自己的胸懷。

可是當隊伍漸漸逼近他站立的城門時,劉誕一直掛在臉上雲淡風輕的笑容便漸漸凝固了。

對於淮陽王,他一直是只聞其名,不見其人。

直到今日,他才立在城門上得以望見淮陽王的真容。

只是這一眼看去,竟是曾經相識的故人一個!

這個身著金盔騎在白馬上威風凜凜的大元帥著實看著眼熟……不正是他在青州書院門前遇到的商賈崔九嗎!他那時還跟崔九對弈,落敗在崔九的手裏。

只是那時,他一身儒衫溫文爾雅的樣子,而今,卻是腰杆筆挺地立在了千軍萬馬之前,渾身都透著不怒自威的肅殺之氣。

再然後,便是他身側那位並肩而騎的靚麗佳人了。他又怎麽能認不住她?那一顰一笑都是深深印在他無數個夢裏的倩影,是每每想起,都會會心而笑的甜蜜。

可如今,她的笑容依舊,透著一股子尋常女子不會有的灑脫帥氣。只是她看向的不再是他,而是身旁的那位金甲男子……

有那麽一刻,劉誕的腦子裏如巨浪翻湧,思索著為何會這樣。

可是身邊的近臣卻並不知他為何久久不動不語。他的國丈石義寬便在身旁小聲提醒:“萬歲,淮陽王已到,您該下旨讓文武出城相迎了。”

他一連出聲提醒了三遍,劉誕才緩緩道:“百官出城,放禮炮相迎!”然後挪動沉重的腳步,緩緩的,一步步地下了台階去。

於是在新帝的帶領下,文武百官出城迎接淮陽王的大軍到來,恭賀之詞洋溢不斷。

而崔行舟到了城門前時,翻身利落下馬,同時伸手扶住了身邊的女子也下了馬來,一起跪在了新帝的面上,口裏大聲疾呼萬歲萬萬歲。

劉誕的眼睛一直沒有離開那個一身颯爽獵裝的女子,隱在龍袍寬袖裏的拳頭握得緊緊的,好久才緩聲道:“崔愛卿,快快平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