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4頁)

不過柳眠棠倒並不覺得自己孤單無聊。

眠棠原以為像她這樣一路追攆大軍而來的內眷夫人乃是獨一份。誰知到了武寧關才發現對夫君不離不棄,長途相隨的並非她一人。

原來這次參軍的壯丁,很多都是家無余財,唯有破屋一間者,還有不少的手藝人。既然夫君應召入伍,有些跟夫君恩愛的婆娘們倒也想得開,覺得與其在眞州不知夫君情形,日日擔驚受怕,莫如舉家而來,還能不時見一見。

所以在眠棠到達武寧關的幾日後,陸續有不少從眞州一路打探大部隊的蹤跡,追隨而來的眞州鄉裏們。

隨後幾日陸陸續續便有隨行的婦人來到武寧關落腳。

一時間,窮鄉僻壤的村寨頓時顯得有些熱鬧。

柳眠棠的夫君崔九也是個有能耐的,到了武寧關,次日便在當地替她安置了一處宅院——因為戰場離武寧關不遠,許多當地人擔心武寧關被波及,紛紛投親訪友,空出許多府宅。

因為買的倉促,和靈泉鎮的府宅相比,剛買下的宅院便要簡陋粗糙一些,但也比支著簡陋的帳篷,風餐露宿要強些。

像這類投奔丈夫的軍眷都明顯操著外地口音,安頓好家小後,上街時彼此打下招呼,便很熟絡地聊起來,一時間鄰裏熱絡的氣氛不下於靈泉北街。

能撇家舍業來的,都是帶了手藝,老家也沒有什麽田產的工匠婦人。雖然來到時候倉促,只扁擔籮筐,可是支起攤子,就能開業營生。諸如補鍋盆一類的手藝,在當地頗為稀罕,四鄉八裏的鄉親們都來排隊補盆,就地賺了錢後,就能租屋住下了。

雖然戰事吃緊,但是在大後方裏,百姓的日子還是要繼續的,補盆一類的買賣很有賺頭。

柳眠棠看到這樣帶著手藝的女眷,很是艷羨。她當初從靈泉鎮走得太急,對於櫃台上並無太多的交代,全看著她雇請的掌櫃是否能走良心,老實經營,如數上繳利潤了。

若是她自己有手藝的話,豈不是走遍天下都心無顧及了?幸而她帶的錢銀多,就算一年半載不做營生,也夠吃夠喝的了……但是閑不住的眠棠,總有些不甘心。

柳眠棠這幾日也是認識了不少軍眷婦人,因為知道彼此是軍眷,所以互相也頗為照顧。

而柳娘子因為先到了一步,已經安置妥當,便熱心腸地幫助其他的婦人安頓下來。

遇到那等子在路途上生病的婦人,眠棠也借出自己的馬車,幫助婦人去鄰鄉找郎中看病。

一來二去,十幾個眞州婦人裏,大家都敬奉了柳娘子為軍眷的領頭人,一時間,同鄉軍眷會籌備整齊,正式開張。

軍眷會每日聚會的地點,便是關內一條通過來的溪流。日頭正好時,大家抱著一堆臟衣服,邊洗邊邊聊天,倒也熱絡。

眠棠手腳怕涼,沾不得冷水,不過她總是跟著芳歇碧草兩個小丫頭一起來,順便幫其他帶了孩兒的婦人看看孩子。

這女人多的地方,自然各色奇聞消息也多。軍眷裏有個女子的丈夫乃是軍隊帥營的夥頭兵。

借著出關來後方運菜的時機,他跟自家婆娘見了見。於是這位溫姓的娘子便有了些新鮮火辣的消息跟婦人們分享。

當溫娘子聽到有人感慨金甲關的將士們不得女人在身邊照顧,不知過得怎樣時,撇了撇嘴,道:“那都是一般的兵卒才不得照顧,若是將帥,到了哪裏都不能缺衣少食。聽說,那主帥淮陽王就帶了個侍妾來,淮陽王夜夜與那個美艷侍妾同寢,過得且滋潤呢!”

眾人一聽,都是瞪圓了眼睛,替那位被退婚的廉小姐惋惜了一下。不過在她們看來,像淮陽王這等位高權重者,有個三妻四妾的倒也正常。就算身在戰場,貴人也不能短缺了人照顧不是?

眠棠曾經因為言語不謹慎,被夫君申斥過,所以很注意這個,她覺得此時作戰,這類主帥享受的捕風捉影的話,還是不傳的好。

於是她坐在溪邊的大石頭上,一邊給幾個娃娃分果子吃,一邊道:“既然是聽說,就說明是捕風捉影的事兒,還是別亂傳了,再說了,若是淮陽王的侍妾真跟來,說不定就在我們其中,你們說嘴,叫正主兒聽見了,豈不尷尬?”

那些婆娘聽了,一陣哈哈大笑:“既然是王爺的侍妾,怎麽會跟我們這些人廝混?說起來,我們中,只柳娘子你模樣出挑,又是帶了婢女婆子車夫的,若是真有,便是你了!到時候可莫要跟王爺告我們的狀!”

柳眠棠笑罵道:“我便是了,絕對饒不得你們這些說嘴的婆娘,叫王爺捉了你們打嘴板子,一個個的,都逃不了!”

一時間溪水石畔,嘻嘻哈哈聲不斷,直到大家都洗完了衣服,這才各自歸家散去。

眠棠回到家裏時,李媽媽已經做好了飯,眠棠吃完飯後,便沒事拿著夫君給她留下的臨摹的軍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