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2頁)

俗話說,千裏河堤蟻穴崩潰,絕非一日之功。柳眠棠現在算是看出來了——崔家的沒落,除了主子不善經營外,家裏仆人的不知節儉也有很大的關系。

不過李媽媽也是一番好心,所以柳眠棠看著那粗大的參須子雖然心疼得肝顫,也不好深責,只吩咐李媽媽以後做飯動用這類名貴藥補食材時,一定要跟她稟明,且須得在官人在家時。

只說得李媽媽愈加臉黑,繃著老臉沉默地給她盛湯,然後重重放在她面前道:“夫人說得是,老奴今日多事了!”

柳眠棠看了看她舀了一勺,小口地飲了起來,暖暖的鮮湯入肚,立刻熨燙得四肢百骸都舒服了。

她感激地擡眼看了一下似乎依舊在黑臉生氣的李媽媽,道:“媽媽莫嫌我啰嗦,只是家裏現在錢銀的確不多,待店鋪開張進了錢,我們家裏上上下下便可天天食肉了……到時候莫說我,就是媽媽你,也要天天喝參雞湯進補下才好。媽媽一直對崔家不離不棄,我替相公先謝過媽媽你了。”

張媽媽聽了這話,黑臉再也繃不住了,只微微嘆了口氣,拿起長筷子,將雞分開,夾了一只雞腿入了柳眠棠的碗中。

她不知道王爺以後會怎麽處置這女子,但是像這種大口吃肉的日子,也許不會太多了。她人微言輕,左右不了王爺的心思,只是處於同情心,給這可憐的女子多煮些肉來吃了……

小店開業的日子,在柳眠棠精心挑選下,定在了黃道吉日的月中。兩串火紅的長鞭高掛在門口,新制的“玉燒瓷坊”牌匾高高懸掛著,用一塊紅布先行遮蓋。

雖然崔家在此地並無親友,不過為了顯得熱鬧,柳眠棠還是請來了街坊鄰居捧場。

到了這時,鎮裏的人才知,買下這兩家鋪子的原來竟然是北街新搬來的崔家。

有好事的打聽了一下崔娘子盤下兩家店的價格,紛紛羨慕的乍舌,暗自感慨崔娘子的精明。

看著新店裏裝潢一新,瓷器閃亮的樣子,加上崔家小娘子的上下打點的利落勁兒,那些個長舌婦們倒真不覺得這精明的商婦是個官紳的外室了。

雖然崔家小娘子太美艷了些,但確實是個正經在做買賣過日子的。

若是那些個賣笑從良的娼婦,個個都是懶散日子過慣了,也使慣了快來的銀子,個個大手大腳,行那賣弄招搖的事情。哪裏能吃得了操持買賣的苦楚?

一時間,街坊們便是紛紛誠心道賀,恭祝崔小娘子買賣興隆。

可是這般開業大吉,眾人卻始終不見店裏男主人的身影。聽崔小娘子說,夫君拜了一位名師學棋,功課正緊,沒法下山。

得了!眾人一下明白了。原來竟然是朵鮮花插在糊不上墻的爛泥上了!

原來這崔家的相公就是個紈絝子弟,真真的甩手的掌櫃!放著這般如花的娘子出來拋頭露面操持營生,可是他卻琴棋書畫,玩雞鬥狗的,竟鉆營不生錢的營生……

可惜了,可惜了!這麽能幹的美佳人,卻所托非人,嫁給了這麽一個不著調的公子哥兒……

嘆惋之余,也有那看著崔家小娘子貌美的,動了歪心思的。既然娘子的相公成天的不在家,也不知道香閨可否空虛。待入夜時,一定要去娘子的後門處看看,可開了門縫讓人鉆……

一時間,店鋪裏店鋪外的人們心思各異,待得五掛鞭炮響起,代表五福臨門,紅布在一聲銅鑼鳴響裏揭下,崔家的小店,便在龍泉鎮正式開張了。

不過開門做生意,並非揭開了紅布那般簡單。

鎮子裏的瓷器林立,競爭甚是激烈。那些能站穩腳跟的老店,都是熟門熟客,客源穩定,自然不愁銷路。甚至有好多都是瓷器窯子自開的店鋪,自產自銷,也省了許多門路。

可玉燒瓷坊乃新開張的店鋪,加之不是本地人,並無根基,貿然來此開店,無異於燒錢。

新店開張熱鬧了一天後,一連幾日門可羅雀,並無顧客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