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3頁)

沈欣茹心裏有失落,沒能在父親身邊盡孝;有責任,替齊越盡子女之孝;振作起來,心裏只留溫馨一片,跟吳嬤嬤開玩笑:“嬤嬤說的是,本宮不來了,什麽時候想母後什麽時候再來。”

這話說得有余地啊……陸太後立刻明了,抱起明殿下笑著哄:“哀家只要明兒想,好不好?”

‘叭’在孫子臉上親一下,嘴裏嘀嘀咕咕,卻偏讓沈欣茹聽見:“哀家才不想讓你母後來,管這兒管那兒煩的。”

真的是老小孩兒,沈欣茹忍俊。

兩歲大的齊明,不能完全聽懂,看看祖母再看看母後,兩個人臉上都是笑意。齊明開心了,抱著陸太後‘叭’親回來‘咯咯’笑。

第二天沈欣茹沒去壽康宮,老太後陪著孫子開心,次日還沒來,老太後心裏不得勁,皇後真生氣了?

然後沈欣茹就來了,帶著幾幅鞋面圖樣給老太後:“快要重陽節,兒媳給母後做雙鞋,母後看看喜歡什麽鞋面。”

鸚鵡嘴、翹頭鳳、纏枝菊、五福捧壽……精巧的、華麗的、雅致的、好寓意的,陸太後壓著往上翹的嘴角,好像很隨意:“就那雙雲頭紋的,簡單舒服。”

原來皇後沒生氣,是給太後準備過節的鞋子,老太後心裏妥帖了,又開開心心陪孫子玩。

吳嬤嬤心裏欣慰的很,小姐命苦所嫁非人,半生守著大衛江山,養著別人的孩子,可是小姐的命也是最好的!天下哪有比皇帝、皇後更孝順體貼的兒女。

壽康宮的花圃裏,總是孩子笑聲不斷,日子就在這笑聲中過得飛快。秋天的時候渾漠大汗來信,王後順利誕下大王子,是個健康的大胖小子。沈欣茹準備許多賀禮送過去。

第二年八月,沈金蕊出孝一襲紅衣,吹吹打打嫁給陸文淵,陸太後臉上笑的跟朵花兒似的。

這一年,齊明小殿下三歲,沈欣茹做巴掌大硬殼紙片,蟹爪筆勾勒出人物,旁邊小楷:父皇、母後、祖母、妹妹……

也許是繼承了母親聰慧——都是沈太師教的,沈欣茹學東西比齊越快——齊明學的很快,知道拿著祖母那張去找太後:“皇祖母、皇祖母。”

可讓人驚奇的事,旁觀的小公主學的更快,不但會認還能照著寫出來。這種差異一直都在,齊明六歲啟蒙,齊嫣跟著上學,差一歲的小公主比哥哥,學的更快,更會舉一反三。

不是說齊明不好,只是比妹妹略差一點,而且性子上齊嫣比哥哥,更主動。也就是這時候,齊越常在老婆面前惋惜:“要是嫣兒是皇子就好了。”

那時候沈欣茹大著肚子,原本想生氣的。早說過孩子各有長短,不能拿短處比長處,可她就是生不起來。歲月流逝,沈欣茹對著齊越,越來越寵溺,舍不得說他。

舍不得怎麽辦?沈欣茹大著肚子,想辦法讓長子的優點,展現在父皇面前:更耐心、更善於觀察、更多謀算、更願意體貼家人。

齊越:“……這要是個女孩兒就好了。”

沈欣茹氣的‘哎呦’一聲,大衛雙胞胎皇子,齊威、齊武出生了。沒錯這坑兒子的名字,還是齊越取得,一聲‘威武’算什麽,不過齊越高興,沈欣茹也就隨他去了。

齊明八歲,沈欣茹為了兒子身體健康,也是為了更有男兒血性,讓兒子習武。還記得鞭抽駙馬的皇帝,立刻把唯一、寶貝、金貴、的女兒也送去。

三個兒子,就這麽一個閨女,齊越愛到心尖兒上去了。偏偏齊嫣一雙眼睛,像極了皇帝,性子卻穩當還厲害,皇上實在愛的不行。

沈欣茹不想兒女們心裏不平衡,便額外費些心思引導。也許因為齊明、齊嫣一起長大,兩個孩子就格外好些,而且因為齊明性格內斂,齊嫣處處護著哥哥,誰也不能指責。

兩個小的,也許是坑爹的名字,長得虎頭虎腦,常逗的父皇哈哈笑。陸太後初心不改,不管有多少孫子,最愛的還是齊明小乖孫。

渾漠大王子十四歲,王後鄭敏送他來大衛皇室。

渾漠十四歲就可成婚生子,鄭敏不想兒子那麽早擔起父親責任,也想讓他了解衛國文化,和衛國皇室保持良好關系,所以送來和皇子們一起讀書。

當然用鄭敏的話說,是不想那麽早做奶奶,顯得自己老的很。

大王子叫忽必蘭,生的十分高大,和衛國成年男子不差多少,他基礎不好,只能和齊威齊武,一起讀書認字。

不屑和孩子玩的大王子,想起母親常常向往的禦馬房,下課後就跑去玩。禦馬場有一個年輕男子,騎著駿馬奔馳,旁邊是一位少女,嬌艷無比美得讓花兒失色。

平心而論年輕男子的騎術,在衛人裏算不錯,可跟馬背上長大的渾漠人就差遠了,尤其是被用心教導的渾漠王子,那就更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