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4/7頁)

莊子裏就剩下師娘和他的幾個師弟,可惜他們來的不是時候,都出門采藥去了。

蘇綰跟著賀清塵轉了一圈,下山去縣衙。

她沒見過靖安知縣,當初送芭蕉芋過來,是直接送到受災最嚴重的鎮子上,交接事宜都是陸常林安排。

這次帶著秋霜到了靖安後,她一直做男裝打扮。有時早出晚歸,有時借住在百姓家裏,要不是陸常林找來,沒人知道她在靖安。

進入縣衙,知縣大人站在公堂往外,對著陸常林點頭哈腰,像是剛剛被訓過。

“你們回來了,我的桃花呢。”陸常林丟下那知縣不管,大步朝他們走過來,“不會沒給我帶吧?”

“帶了。”賀清塵拿出折下來的桃枝給他,“蔫了。”

陸常林看著已經蔫了的桃枝,更想把他踹回汴京。

他拿走桃枝左看右看,想起還有正事要辦,旋即又笑起來,“百姓都自發去挖水渠了,按照今天去的人數,半個月靖安境內的水渠就能全部修好過水。”

蘇綰淡淡揚眉。

興修水渠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修運河才需要。靖安一地的水渠組網後,平崇上遊可再開一條運河,一直挖到安宣府附近。

這樣一樣,平崇一帶可以避免水患,北境的運力和糧食產量都會大幅度提升。

就是開修運河,需要更專業的地質評估人員,評估路線和沿途土質結構,是否適合修運河。

她會的那點東西不夠用,得讓工部的人來定。

“你們吃飯沒?我忙了一早上到現在都沒吃。”陸常林摘下一朵蔫了的桃花,左右比劃了下,塞進懷裏,“清塵,這頓飯你得做東。”

“那走吧。”賀清塵爽快應允。

蘇綰笑了笑,將剛剛冒出來的念頭跟陸常林說了下,讓他安排工部的人過來評估。

做好評估修起來就快了,最多三年就能完工。

“吃完飯我就往汴京發消息。”陸常林答應下來,狀似不經意的語氣,“要不要跟他說,你在靖安。”

他真希望他們好好的。

趙珩這段時間跟剛從冰窖裏爬出來差不多,臉上總掛著寒霜,每次早朝朝臣都噤若寒蟬。

倒也有好處,沒人敢搞事。

“不用了,我等鴨苗送到就回去。”蘇綰臉上的笑容不變,“還要再開兩家鋪子。”

她會去找趙珩,等這邊的事情處理完她就去。

陸常林無奈嘆氣。

她不說趙珩也知道她在這,也不知他們何時才能解開心結。

轉眼過去六天。

年前準備的鴨苗和雞苗送到靖安,靖安境內的大小水渠,也在百姓的努力下修了大半。

蘇綰跟著陸常林安排工人將改良過的水車,送到頭年修好的水渠最寬處,準備安裝。

原先靖安也有不少水車,但都不大,遭遇幹旱後溪流全部幹涸一點水都沒有,水車也派不上用場。

從平崇下遊開的這條水渠,寬度有三米多點,沿途多處都可安裝水車,增加灌溉能力。

“往這邊挪一下。”陸常林吼了一嗓子,等工人挪好開始拉起風車,這才松了口氣回到蘇綰身邊,“看這天氣,怕是又要下雨,到時候還得去查哪裏的蟲子比較多。”

連續晴朗了六天,再下雨蟲子會更多,他們人手不夠沒法處處盯著。

送過來的雞苗鴨苗,都以非常低的價格賣給百姓,讓他們放養,總數有一萬多只。

“這是小事,靖安境內四十個鎮子,一千多個村子我都在當地安排了人盯著,不管哪裏出現大片的蟲子,他們都會第一時間傳消息過來。”蘇綰失笑,“銀子得你來支付。”

她每到一處就找當地的百姓負責此事,發現蟲子大量孵化就送信到靖安縣衙,消息準確可以領四百文銅錢。

“銀子?”陸常林愣了下,回過神隨即失笑,“沒問題。”

這辦法非常好,不用戶部招人做事,而是讓百姓自己去盯著,出了問題百姓比官員更著急解決。

“賀大夫的實驗也該出結果了,我過兩日回汴京。”蘇綰仰起臉,掩在帷帽下的雙眸清澈透亮,“剩下的事交給你,等這場雨過後就能知曉下一步要做什麽。”

已經三月了,氣溫回升再來幾場春雨,土裏的蟲卵孵化更快。

還得注意雨量,大旱之後必有大澇,不能掉以輕心。

有她實地探查後新開的水渠,只要能趕在雨季來臨之前全部修好,發生水患的可能性很低。

“放心。”陸常林放松下來,想說趙珩已經到了靖安,還沒開口就看到幾匹馬朝著這邊飛奔過來。

蘇綰也看到了疾馳而來的駿馬,馬上的身影熟悉又陌生。

兩個半月,他們一次面都沒見過。

陸常林不說北梁到底有沒有出兵,她也沒問,只做好自己該做,無愧於心。

可是看到趙珩,她的心跳還是亂了,胸口酸脹難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