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4/4頁)

蝗蟲所過之處寸草不生,沒有飛機和農藥的時代,只能提前預防。

回頭她得立即安排人去南詔,訂購明年的香料,找可以在旱地栽種的種子,順便打聽這事。

“好。”趙珩伸手,幫她把帽子戴上,狀似不經意的語氣,“婚約若退不了,我來處理。”

那人不止長相不行,一家子都不行。

“不信我啊。”蘇綰輕笑,“說正事呢別打岔,蝗災這事得提早預防,戶部最好也早做準備,派人到地方檢查糧食儲備的情況。另外還有件事,我懷疑今年的秋闈有人舞弊,就剛才來的那人也考中舉人,我覺得有問題。”

趙珩揚了揚眉,在她耳邊低聲說,“臣,遵旨。”

蘇綰心跳漏了一拍,臉頰也燒起來,大步往前走。

他今天是不是太騷了點……

吃過晚飯,趙珩回宮,蘇綰洗完澡去書房,將蝗災一事記到自己的要事簿上,也早早休息。

轉過天,蘇綰一早去蘭馨坊,將負責進貨的師傅叫到樓上,拿出一本從南詔流過來的藥物典籍翻開,“你這次去南詔,先到這個地方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這個旱藕,要是有的話買一千斤。”

書上說,這個地方的旱藕生得極多,不用照顧也能長出大片。

配圖很像是她在現世看過的姜芋。

真是姜芋,可以種到北境去。這個東西的澱粉含量非常高,耐貧瘠耐旱,是最容易栽種的。

“這東西北梁南境就有啊,叫芭蕉芋。”師傅不明所以,“可以入藥,百姓只有生病了才會挖一些出來,田頭屋後隨便都能活。”

“那你回來的時候就沿路收,一斤十文錢,說是用來做藥。”蘇綰松了口氣,“到了南詔,不用找旱藕,你打聽下有沒有甘薯,有的話也收一千斤。”

南詔靠海,應該有船出海帶回來一些本土沒有的東西。

“甘薯長什麽樣?”師傅尷尬撓頭,“萬一叫法不同,可能會錯過。”

“我給你畫張圖。”蘇綰鋪開紙,提筆作畫。“這東西生熟都能吃,生吃比較硬,有甘甜味,汁水不多。熟了比較面,香甜綿軟。”

師傅低頭看著紙張,等畫完拿起看了看,吹幹墨汁收起來,“我明日出發。”

“人手不夠就在當地雇人,我給你拿銀票,出境前換成銀子就行。另外你順便打聽下,南詔遭蝗災之事。”蘇綰去取來兩張五百兩的銀票給他。

師傅收了銀票,轉身下樓。

蘇綰做好賬,老賈帶著個姑娘過來,恭敬問她有何吩咐。

“錦衣坊最近的傳言都聽到了吧?”蘇綰臉上露出壞笑,招呼秋霜過來,“帶他們去換衣服。”

老賈眼皮跳了下,跟著秋霜去拿了衣服,小聲打聽,“錦衣坊的流言,是皇後娘娘放出去的?”

皇後太不拘一格了,傳得有鼻子有眼的,他們都以為是真的。

“是,先把衣服換上。”秋霜提醒一句,憋住笑退出去。

不多時,老賈換好了衣服先出去。

“這個戴上。”蘇綰拿出口罩遞過去,“我要在你臉上和手上畫一些像疹子一樣的紅點,等會到了錦衣坊,你們就大聲嚷嚷要求退貨,賠錢給你們看病。”

老賈寒毛都豎了起來,“姑娘想要買下錦衣坊?”

“是。”蘇綰笑容坦蕩,“這事我自己能處理好。”

“明白。”老賈微笑點頭。

蘇綰給老賈畫好了紅點,等那姑娘出來,也讓她戴上口罩,在臉上脖子上還有手臂上,陸續畫上紅點。

百姓懼怕瘟疫,懼怕各種奇怪的臟病,不會上前去驗證。

紀元朗怕死,他應該也不會去驗證。他自己現在也一身疹子,那些小乞丐搞事非常隱蔽,手段也特別多。

她被跟蹤了四天,該反擊回去了。

蘇綰給暗衛營的姑娘畫好了紅點,滿意點頭,“去吧,你們使勁鬧就行,看熱鬧的人越多越好。”

老賈帶著暗衛營的姑娘戴上帽子,下樓從鋪子的後院出去,直奔錦衣坊。

蘇綰拿出昨晚趙珩跟錦衣坊簽的契約,唇角揚了揚,招呼秋霜去看熱鬧。

她讓趙珩去訂了三千兩銀子的高級絲綢,一個月內錦衣坊若是交不出這批貨,就得賠她百倍,也就是三十萬兩銀子。

錦衣坊這幾天的生意已經一落千丈,老賈他們再鬧一鬧,找他們要貨款的退貨的,必定多如牛毛。

馬上年關,本來訂貨的人就特別多,同時要求退款退貨能要紀家的命。

從鋪子裏出去,蘇綰還沒走幾步就被人跟蹤,人數還不少。

她假裝自己沒發覺,挽著秋霜的胳膊低聲交代,“打完了問問,誰讓他們來的。”

秋霜認真點頭,“放心。”

蘇綰笑了笑,若無其事地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