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2/3頁)

很顯然,太子識破了秦王的意圖,所以設好了局甕中捉鱉。

現實裏的鬥爭果然更加血腥殘忍。

什麽親情信任,都能在一夕間化為烏有。

太子拿皇帝病重這事設局,針對的人主要是韓丞相和林尚書,怕是都沒想到秦王竟也上鉤。

不過他的反應不慢,希望他能順利解決秦王。

比起林尚書和韓丞相,威脅最大的其實是他最信任的秦王。

蘇綰搖搖頭,又喝了口水,決定不再想這事。

窗外的天色漸漸暗下去,倦鳥歸巢。

徹底天黑後,福安寺的佛鐘敲響,渾厚遼遠的鐘聲清晰回蕩天地間。

趙珩站在福安寺大殿中,靜靜看著寶相威嚴的菩薩。

“兵馬已過野平埠驛站,再往前十裏會進入我們的包圍圈。”江崇將戰報送上,“秦王帶著五百精兵,已進通往福安寺的山道。”

“弓箭手準備,隨我去迎皇叔。”趙珩眼底漫起殺意,轉身走出大殿,“留五十人守在福安寺,發現皇叔的身影抓不了活口便就地誅殺。”

“是!”江崇應聲。

趙珩出了大殿立即往右側山道疾行,一路上到處埋伏著弓箭手。

他準備了一千精兵過來接人,生死都要接回去。

等了大概一盞茶的工夫,一隊人馬踏著朦朧的月色飛奔而來。

“是秦王。”墨竹低聲說了句,安靜退下。

趙珩拿起弓箭拉滿,倏然松手。

利箭射出的嘯聲劃破夜空,朝馬上的秦王胸口射過去。埋伏在各處的禁軍收到進攻號令,瞬間萬箭齊發。

趙珩再次拉弓射箭,兩箭連發。

六皇叔知道自己撤換暗衛,臨時改變計劃取道源陽過來,所帶的三千精兵則按照原計劃,扮做百姓分批走禹州至汴京的官道。

他起疑了,卻未有嚴加防備。

在他眼中,自己這個對他無條件信任的傀儡,還真是不值得……防備。

也無需防備。

六皇叔知曉父皇病重是自己有意為之,也知曉自己設局誘騙大將軍回京,意圖殺人奪取兵權。

甚至,六皇叔還知曉不管大將軍是否中計,自己都會登基。

只要他平安入京,這些往來的信件便成了無法辯駁的鐵證,清君側師出有名。

可他想錯了。

自己從來就不是他的傀儡,對他的信任有母後的臨終交代,有外祖的叮囑。

撤換暗衛之舉,也並非只表達不滿,而是對他的信任徹底傾覆。

最尊敬最信任的長輩,才是橫在自己脖子上,最鋒利的一把刀。

不除掉他,自己焉能安坐龍椅。

趙珩壓低眉峰,又拿了一支箭搭到弓上拉滿,眸中殺氣凜冽。

“保護王爺!”秦王的護衛大叫起來,隊伍四散逃竄。

禁衛軍精兵沖出去,跟秦王帶來的人廝殺起來。

第二波箭雨緊隨而至,劍上浸了燈油的布燃起火光,將被賭在山道上的秦王一行,照得清清楚楚。

趙珩再次拿起弓放了兩枚箭拉滿,松開。

馬匹受傷受驚發出的嘶鳴,將士中箭的慘叫交織著,響徹了山谷。

第四波箭雨過後,五百人的隊伍,只剩下幾十人還在強撐著揮劍抵擋,剩下人和馬都沒了聲音。

“玄黎,你便是這樣迎接皇叔的嗎?”秦王手臂中箭,形容狼狽。

那個還未曾當上儲君就一直聽他的話,暗中積蓄力量的少年,此刻如閻羅一般站在峭壁上。火光照亮了他如玉的容顏,陌生而陰森。

“皇叔給侄兒的禮物也不少,三千精兵,足夠你清君側了。”趙珩舉起手中的弓,緩緩拉滿,“大將軍遲遲不動,皇叔真以為玄黎還與當年一般,什麽都不懂嗎。”

信任是鋒利的一把刀,只是這把刀刺中的人從自己變成了皇叔。

“很好,很好……”秦王單膝跪了下去,放聲大笑。

自己手把手教出來的傀儡,將他的信任化作最鋒利的劍,在最後關頭反手狠狠刺過來。

養虎為患!

自己太過小看他了,他身上流淌著皇兄的血脈,骨子裏生來就六親不認。

籌謀二十年,最後卻敗在這小子手上,失策。

這二十年,人人都當他無意帝位,為他惋惜為他不平。

北梁的江山,是他以一條腿的代價換來的,那帝位之下流淌著是他的心血!

他怎會無意帝位?!

若非皇兄是嫡出,有父皇偏袒又有鎮北王一家撐腰,那帝位本該屬於他。

二十年來,他眼睜睜看著自己打下的江山,在皇兄治下變得民不聊生,山河滿目瘡痍,他不甘心。

為能順利重回汴京,他不惜花費心血栽培趙珩,結果卻養出來一條比皇兄更陰狠的惡狼。

秦王的笑聲越來越大,剩下的幾十個部下陸續被禁軍斬殺重傷,失去最後的反抗能力。

趙珩松手,利箭劃破夜空直直沒入秦王的脖子,他收了弓交給身邊的江崇,轉身回福安寺,“送秦王回禹州好生安葬,秦王/府眾人若有不服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