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3/4頁)

“殿下,賀大夫差人送了信來。”孫來福取出懷中的信,嗓音壓低,“說是要事。”

“嗯。”趙珩接過信拆開,看到熟悉的歪歪扭扭的字跡,眼底漫起淺淺的笑意,信步走下台階。

女帝也在擔心靖安幹旱一事,讓賀清塵轉告他,賑災之外一定注意預防山火。

她許是以為,自己會趁著韓丞相有所動作之時,將計就計不顧百姓死活?

今日早朝,他借著謝丞相之口,命戶部尚書親自前往靖安賑災。

又飛鴿傳書謝梨廷,命他抽調人馬趕往靖安查看災情,順便將賀清塵的師傅和百多個師兄弟保護起來。

趙珩搖了搖頭,繼續往下看。

女帝在信的末尾提醒賀清塵,務必盡快將信送到。預防山火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阻止有人惡意縱火。

靖安山林起火,城中百姓可能不存活口。

信中未有說明何人會如此安排,以她昨夜在文德殿的安排,不是韓丞相也會是林尚書。

靖安大火焚城,附近的百姓必定起義造反,如此一來韓丞相便有了足夠的理由,宣讀父皇給他的聖旨。

監國不利,他這個儲君必須撤掉。

趙珩抿了下唇角,快步走下台階坐上轎輦,“回東宮。”

“是。”孫來福跟上去,吩咐轎夫起驕。

殿下今日一早,摸了上百次唇,偶爾走神還會笑,神色古怪。

莫非是昨日出宮,遇到合眼的姑娘了?

太師倒台後徐貴妃那外甥女下落不明,太子未有下令通緝,其余女眷也並未流放北境,中途改道去了禹州。

他還讓這些女眷等學堂開起來後,負責教授當地的女子識字,教授她們如何做賬。

此事乃是自己親自安排的,因此一清二楚。

太子今日的神情如此古怪,總不會是看上了徐貴妃的外甥女,還將她藏在宮外吧?

不可能!孫來福果斷否定這個了推斷。太子看上誰,都不可能看上徐貴妃的外甥女,小皇子的死他不會輕易忘掉。

回到東宮門外,江崇已經在候著。

趙珩下了轎輦,沖他略略頷首,“進去說。”

江崇點點頭,微微偏頭跟孫來福耳語,“殿下今日的心情起伏有點大。”

“你昨日陪他出宮,他可是見到了什麽人?”孫來福用只有兩個人能聽到的聲音,悄悄打聽,“太子是不是看中哪家的千金了?”

“他昨日去追了個男子。”江崇說完便跑。

孫來福像是被雷劈了一樣僵在原地。

太子他……斷袖?!自己要如何跟皇後娘娘交代?

趙珩渾然不知江崇跟孫來福說了什麽,一進壽安殿立即叫來暗衛。

“殿下。”暗衛從屏風後出來,拱手行禮。

“即刻飛鴿傳書給梨廷,命他再抽調人馬到靖安巡查附近的山林,若是抓到欲在山林縱火之人,留活口順藤摸瓜。”

他故意將戶部尚書支去靖安,無論是林尚書還是韓丞相,都會趁此機會有所動作。

尤其是韓丞相。

戶部尚書是他的得意門生,賑災之事萬萬不會出錯,朝臣也不會覺得此事是他所為,只會懷疑林尚書與自己。

“是。”暗衛領命退下。

江崇摸了摸鼻子,“禹州來信,秦王過幾日入京。另外,到汴京府告官,說陳良妃窩藏徐貴妃外甥女之人,是韓家的死士。”

“此事無需再查,月底之時你以換防為由將林尚書的人全部撤下去。”趙珩沉下臉,“凡是身份不明確者一個都不要留。”

六皇叔入京,應該是來與他商議登基一事。

此前不動林尚書的人,一是因為尚未到換防的時間;二則,這些人都是父皇選出來的,自己無故撤換,太師和韓丞相必定以此為借口,力證他意圖謀逆。

如今太師死了,再把韓丞相弄下去,赤虎軍有六皇叔出面,那些被驃騎大將軍撤下去將領,會一呼百應。

林尚書一夥便不足為懼。

“屬下這便去安排。”江崇行禮退下。

趙珩看了眼天色,換上常服等保護自己的暗衛回來,隨即出宮前往同安堂。

賀清塵一直忙,天黑下來才有空。

洗了手進茶室坐下,他不用問也知趙珩的來意,臉上浮起苦笑,“還是街上隨便找的人送來的信,我看完便去了珠玉樓。”

“無妨,她還會再給你送信。”趙珩掩去眼底的失望,說起正事,“同安的醫館開起來後,禹州和其他地方也會開,屆時會需要很多人手你抓緊時間安排。”

“大概一兩日師父便會回信。”賀清塵給自己倒了杯茶,“靖安幹旱之事不解決,百姓到處逃荒,怕是再有一年就要成荒城了。”

“不會。”趙珩簡明扼要,“此事絕對不會發生。”

他已命工部前往平崇縣,核查是否可以開渠引水,最多月底便會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