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3頁)

趙珩站在亭子外,神色放松,只要不是跟著蕭雲敬親密便好。

“學堂的入學情況不甚理想,女子較男子多一些,百姓吃不飽飯讀書也無用。”吏部尚書恨鐵不成鋼,“這是胡鬧。”

“愛卿所言朕也想過,開設學堂的銀子並非出自國庫,此舉是希望吸納士紳大族高官商賈子弟以外的人才。汴京的學堂要開,國中各府州縣也要開設同樣的學堂。”蘇綰略頭疼。

這是夢境啊,她當然知道在經濟毫無起色的情況下推行教育,會出現什麽樣的情況。

一開始她有這個想法,也僅僅是想實驗自己能不能掌控夢境。

而且這不是強制性的義務教育,財政花費她的私庫就能承擔,還有富余。實在沒銀子就把太師弄下去,把他家給抄了銀子不會少。

他如今的身家說是富可敵國也不為過。

“能選□□多少,多數都是女子。”吏部尚書的表情依然嚴肅。

“女子為何不可入仕,愛卿可是覺得朕不配那帝位?”蘇綰板起臉,做夢而已他這麽較真幹嘛,她還要去看美男的啊。

“老臣並無此意。”吏部尚書沒好氣。

蘇綰緩了緩呼吸,決定以理服人,“朕開設免費學堂,每個學堂只要有十人通過科舉考核,十年後我北梁就有數百乃至上千出自百姓中間的棟梁之材。”

無論男女,只要完成學業通過考試便可入仕,最多十年便會湧現出更多的人才。

如果是在現實裏,湧現的人才越多,就意味著有更多的人願意帶著百姓一起謀福祉,對國家來說是非常正面的影響。

同樣,這些人才的湧現會沖擊統治階層的利益,但前期不會那麽明顯。

哪怕是有人想到了,看到入學的情況一般,便如溫水煮青蛙般,等到爆發了才發覺一開始就得摁死,而不是任由發展。

“陛下是想慢慢推進?”吏部尚書愕然。

“自然是慢慢推進,如今與東蜀已經停戰建好,兩國之間的布匹、馬匹、陶瓷、糧食等等都可以交易,商人也可在兩國之間自由行商。國內再減免一些稅賦,想法子提高糧食的產量,百姓吃得上飯上學的人自然就多了。“蘇綰氣定神閑。

她在現世守工地時,只要不忙就會去附近的山村或者鎮子瞎逛,親眼見證貧困山村因為收入提升,所有的孩子都主動去上學的情況。

這些都是現成的經驗,轉變下就能套用。她在做夢,真的不想費腦子。

“老臣糊塗。”吏部尚書拱手認錯,“望陛下恕罪。”

“愛卿嚴重,選拔人才一事還望愛卿嚴格把關,弄虛作假買賣官職之人,切不可讓其上任。”蘇綰松了口氣。

果然是跟謝丞相一樣耿直清正的老臣,哪怕謝丞相對她這個皇帝改觀了,他自己也要證實一番。

“老臣定不負陛下厚望。”吏部尚書臉上多了幾分笑意,再次拱手行禮,“稅賦減免一事,臣定會為陛下力爭。”

“愛卿只要不覺得朕是在胡鬧便好,萬事開頭難,讓百姓吃飽飯之事要抓,讓百姓讀書識字之事也不可不管。”蘇綰揚眉,“去歇著吧。”

吏部尚書笑了下,起身行禮,“老臣告退。”

“想吃什麽跟宮人說一聲。”蘇綰也站起來,等著吏部尚書出了亭子,自己也從另外一個出口出去,抓起趙珩的手往外走。

三十六個學子,她今晚一定要看到。

趙珩垂眸看她,眼底藏著深深的無奈。若不是數次入夢都跟在她身邊,方才又聽她與崔尚書辯論,真的想象不出來,她挑選伴讀只看臉。

“這些老臣都是老頑固,得把道理講明了他們才能轉過彎來。”蘇綰壓低嗓音,唇角含笑,“駙馬覺得剛才朕說的對不對。”

趙珩老實點頭。

她與崔尚書所言,他已安排推進,各府州縣的學堂確實在有序選址,官辦的醫館也在籌備當中。

讓百姓吃得上飯、念的起書、看得上病,這些治國方向有自己的想法也有她的指點,一時半會恐不能立即實現,但他相信一定會有實現的一日。

從徐太師家地庫裏抄出來的銀子、田地、房產都已交給戶部入庫,這些銀子就足夠開起上百家醫館,只是大夫還比較緊缺。

賀清塵已答應在學堂開課,教授醫術,同時也寫信回家鄉,請他師傅出山前來汴京授徒。

等自己收集足夠扳倒韓丞相的證據,收回國中的財政大權,日後想要制定政策會更方便。

“若朕做錯了,駙馬會不會也覺得是對的?”蘇綰偏頭看他,“是就點頭。”

趙珩覺得她的這個問題很怪,但還是點了下頭。

“還是駙馬最好,長得也最好看。”蘇綰踮起腳尖親了他一下,繼續往前走。

冷面閻羅還惜字如金,她真的想在現實裏也養一個這樣的暗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