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2/3頁)

趙珩也看著車輦,眼底的寒霜散去些許。

孫來福辦事還挺可靠,他都未有想到要方德勝出宮,這奴才竟想到了。方德勝受過母後的照拂,自自己監國後傳遞給太師的消息,一向半真半假。

太師未有起疑,自己亦裝作不知情。

前段日子父皇醒來後方德勝身體不適,未免將病氣傳給父皇,他住到敬事房給太監安排的耳房。

自己一直忙碌,方才又細細推敲了一遍所有的安排,自以為毫無疏漏未料到把最重要的人忘了。

車輦停下,孫來福與方德勝一塊下車行禮,“殿下萬福。”

“爾等這是要去往何處?”趙珩沉下臉,不悅地看著孫來福,“孫來福你來說。”

孫來福哆嗦了下,上前一步回話,“回殿下,陛下方才吃了一碗銀耳羹,問起徐貴妃在何處。老奴告知在福安寺茹素,陛下便差老奴去接貴妃娘娘,老奴不敢忤逆。”

趙珩咬著牙,佯裝自己在生氣,許久才從牙縫裏擠出兩個字,“去吧。”

孫來福應聲行禮,和方德勝坐回皇帝的車輦,繼續往城外去。

蕭雲敬和謝梨廷都悄悄松了口氣。孫來福的這個安排算得上是查漏補缺了,如此一來,徐太師和林尚書也不易起疑。

徐太師將手伸出袖袍,背著趙珩跟林尚書做了個擺手的動作,示意他帶著守衛撤離。

皇帝醒來就要見貴妃還讓方德勝跟著,分明是在防著孫來福,此事應該不會作假。待他回府重新布置一番便入宮面聖,好好參上太子一本。

皇帝讓他監國,可沒讓他撤換南境各府州縣的官員。

“啟稟殿下,臣還要去抓賊人,先行告退。”林尚書轉身面對趙珩行禮,“皇上剛醒,恐還有諸多不適,臣晚些時候在入宮面聖。”

“臣也告退。”徐太師微笑行禮。

趙珩冷著一張臉點了下頭,策馬離開。

宋臨川帶著侍衛在趙珩侍衛的包圍下跟上去,心中暗暗佩服趙珩的冷靜。

他明知尚書帶兵圍堵並非是為了抓賊,卻未有點破,還若無其事地與之周旋。

敵眾我寡,方才他但凡有一絲沖動,局面便會失控。

自己的這條小命怕是也保不住。

這儲君可比他那位只會納妃,連自己的兒子都養不大的父皇強多了,北梁日後也必定會迅速壯大國力,成為東蜀最大的威脅。

自己要更努力,才能避免東蜀被其吞並。

兩國之間的仇怨由來已久,能夠停戰於雙方都有益,父皇不該為了逼皇叔出手而拖延這許久。

幸而今日趙珩來得早,再晚些,兩國真要不死不休黎民蒼生都會為此受苦。

宋臨川輕輕吐出口氣,策馬追上趙珩與他並行,“多謝。”

“太子若真心想要謝吾,那便通知你父皇停戰建好,這仗打下去誰都贏不了誰。”趙珩態度冷淡,“真要打,北梁一定奉陪到底。”

宋臨川被他噎得說不出話來,不知為何又想到福安寺那冷美人。

她說話也這般完全不給情面,若不是知道那冷美人並非皇室之人,他險些以為趙珩與她是一家。

一行人策馬走遠,躲起來的百姓放松下來,街市恢復熱鬧。

徐太師收了視線將林尚書拉到一旁,沉聲道,“你先把人撤走,我即刻命人去福安寺通知貴妃身邊的宮女,若皇帝醒來一事為假便殺了貴妃嫁禍太子。”

“貴妃可是你女兒。”林尚書嚇一跳。

“皇帝醒來一事太過蹊蹺,未有確定消息之前不可大意,若是太子布局將貴妃請回宮,為的是兩年前東宮走水一事,你我這些年的布置將毀於一旦。”徐太師目光陰冷,“為了保全四皇子,只能犧牲她和我外孫女的太子妃之位,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這就去安排。”林尚書拱了拱手,帶著守衛撤離長街。

徐太師擡頭看向城門的方向,低聲吩咐身邊的管事一番,袖袍一甩掉頭回太師府。

今日之舉雖被趙珩撞破,量他也不敢有所作為。

一個乳臭未幹只有虛名的儲君罷了。讓他再妄為一段時日,等自己把皇帝弄成個活死人,便拿出聖旨讓外孫四皇子監國。

趙珩失去監國的資格,跟隨他的朝臣便會做鳥獸散,自己再把他也變成個殘廢,看他還怎麽狂。

至於外孫,不過是個剛滿十一歲的稚童,能知道什麽叫治國之術?

操縱個一兩年,自己便有了登基的理由,手中又握有北梁大軍,這天下他不費吹灰之力便收入囊中,美哉。

若他真敢有作為,那便如之前所想殺了宋臨川,讓東蜀攻入北梁將這天下打亂,自己堂堂正正登基為帝。

徐太師心情大好,一路回去臉上不時露出笑意。

*

皇帝的車輦在福安寺山門外停下,孫來福和方德勝下車,帶著一眾太監宮女上山,前往禪院迎接徐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