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真實與謊言(第2/2頁)

如果這個時代有熱門搜索,那麽想必很長一段時間,挖礦都會排在非常顯眼的位置上。

不僅僅是在民間,各國的軍界政界人士也樂此不疲的拿挖礦來揶揄戰場上沒有遭遇徹底失敗卻被自己人狠狠捅了一刀的諾曼軍官團隊。玩笑歸玩笑,這群人只要還在,沒有人敢於對他們掉以輕心,他們的關押地受到1萬多名聯軍官兵的嚴密監視,這1萬多人分屬於三個團又五個營,要塞外圍駐紮著三個完整的團,依托地形構築了堡壘式的防禦陣地;五個營部署在內圈,負責日夜不斷的巡邏警戒。

一萬多人看管兩百多人,這大概是有史以來最為奇葩的景觀。在審判之後大半年的時間裏,被看押的諾曼軍人出奇的平靜,仿佛那森嚴壁壘裏關押的不是一群高智商的軍人,而是一群溫順的綿羊,但人們也知道,表面越平靜,往往內部暗藏著越可怕的危機。

在此期間,遵照停戰協定的條款,進入諾曼帝國的聯邦軍隊逐步撤離,而諾曼人也履行了他們的義務,將軍隊規模削減到了史無前例的低點,並將軍工生產軍工研發的相關設備拆除。這一切都按照理想的狀況和進度進行著,甚至讓苛刻的督查人員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最後一批聯邦軍隊在這年冬天撤到了邊界,只留下為數不多的觀察組和觀察員繼續監督諾曼人。

在完成了停戰協定的第一階段任務之後,諾曼帝國出人意料地開始推進憲政改革。就本質而言,憲政可以是專制的延伸,也可以是民主的變體,關鍵在於憲政的形式和規則。諾曼人自上而下的推行憲政,自然傾向於專制的延伸,但民眾歡呼雀躍,覺得這是一次了不起的變革。憲法、議會、投票,各種民主模式的事物和規則在諾曼帝國的憲政體制下一樣也不少,而借著憲政改革的契機,諾曼帝國高層以大刀闊斧的氣勢展開了涵蓋政務、教育、醫療、科技,最後是軍事上的改革。

剛一開始,魏斯對於那位阿爾伯特皇儲很是欽佩,覺得他能夠在統治者的位置上推行憲政改革,無論最終是走向民主還是維系專制,都是一種了不起的嘗試和突破。在這種波瀾壯闊的改革過程中,這位攝政也得到了大多數諾曼人的支持,甚至被封為“開明之王”。

就在諾曼帝國的改革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聯邦政府召集軍事政治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專家在奧城會商,研判諾曼人的舉動及其後續的影響。在這次大開言論的會議上,魏斯看到了諾曼人改革的各項文本,他本來是作為行政方面的專家來到會議,可當他看到諾曼人在軍事方面的改革方案時,就像是看到了另一個時空似曾相識的劇本:某個戰敗國僅僅保留十萬軍隊,看起來微不足道,卻將其鑄造成為一支特殊的教導團隊,當這個國家得到重新武裝的機會,十萬軍人在新組建的部隊裏成為了脊梁和靈魂,而今的諾曼人似乎也走上了這樣的道路。

大驚之下,魏斯連夜翻看了諾曼人在工業經濟方面的改革方案,發現了許多的改革和部署都是在和平的外衣下藏著重新武裝的決心。由此看來,阿爾伯特比起巴拉斯來說的確有過之而無不及。他不僅有鋼鐵般的意志和決心,更有著常人難以看透的可怕智慧,會在上一場戰爭的醞釀和爆發階段甘受軍隊的裹挾?他體弱多病究竟是事實還是假象?他與巴拉斯究竟是一種怎樣的關系?

這些問題,讓魏斯細思極恐。會議末期,他將自己的分析整理成完整的報告,以《戰爭惡魔的新衣》為題,引起了與會者的熱烈反響。通過各種分析、交流、討論,人們普遍相信,諾曼人依然是和平的最大威脅,戰爭陰影揮之不去。這些雖然只是推論,不能成為指證諾曼帝國違背和平協定的有力證據,但已經引起了眾多有識之士的警惕,使得聯邦高層決意采取一些預防性的舉措:於外,加強對諾曼帝國皇室及軍政高層的監視,合理運用和平條款探察他們的軍備情況,並對逾越之舉進行彈壓;於內,全面恢復軍工科技的研究發展,提前啟動軍隊的革新規劃,以及謀劃一場對諾曼帝國的預防性戰爭;暗處,向諾曼帝國內部的激進革命派、反政府派、倒皇派等組織勢力提供有力的資金援助,並允諾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政治外交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