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追風(第2/3頁)

這些飛行艦艇,既不像上一場戰爭中的主力艦那樣龐大,也不像常見的運輸艦那班敦實,而是以格外修長的線條追求極致的機動性能。這些多用途的輕型飛行艦艇,是諾曼人利用北方威塞克斯與諾曼帝國聯手之後大量開采的星源石資源和工業設備,強行提升產能所制造出來的量產型飛行艦艇。它們像以往的巡洋艦和巡防艦一樣具備很高的機動性,但裝備的武備不像以往具體那麽復雜——通常只有三種規格的火炮,即中口徑主炮、小口徑速射炮、近防型機關炮。更神奇的是,它們通常可以搭載四到六架特種戰鬥機。

這些戰鬥機以人造星源石和內燃機提供動力,覆蓋堅固的裝甲,具備極強的沖擊力。它們直線速度非常快,續航力也很強,在戰場上逗留幾個小時,還能從容返回母艦或是機場,但機動能力欠佳,適合一擊既走的攻擊行動。

在戰爭初期,特別是東線的作戰行動中,這些多用途飛行艦艇大出風頭,讓聯邦軍隊吃了不少虧。不過隨著戰鬥的進行,聯邦軍隊找出了有效的應對辦法,那便是以攻擊機搭載中等規格的航空炸彈,對它們實施短程俯沖或是水平轟炸。雖然這類攻擊方式的命中率只有百分之幾,但在聯邦空軍日益強大之後,這種消耗不成問題。

越到戰爭後期,諾曼人的航空部隊面對鋪天蓋地的聯邦空軍機群,越發力不從心。很多時候,他們是通過晝間的戰鬥利用航速上的優勢來跟聯邦空軍打遊擊戰,而到了夜間,由於他們的預警時間和機動變弱,便很難應付。

這些諾曼艦艇在飛越莫納莫林山脈之後迅速降低高度,將黝黑的身形隱沒在茫茫群山之間。每至夜間,聯邦軍的遠程偵察機總是時不時地掠過洛林上空,巡視這片遲早都會回到聯邦手中的領土,但這一晚,深入洛林腹地展開夜間偵察的飛行員並沒有察覺到異常,反而是身處洛林西部一處秘密營地的魏斯,因為預感到諾曼人近期會進行大規模的集結調動,每隔兩三個小時就上觀察哨巡察一遍,正好捕捉到了敵方艦艇的行蹤,也就知道諾曼人的反擊正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當中。

到了白天,諾曼人的飛行艦艇便隱蔽起來,只有常規的用於防空的戰鬥艦艇和作戰飛機在四處活動,掩護他們的運輸艦往返於諾曼帝國本土與洛林之間。在戰爭形勢逆轉之後,聯邦空軍的攻擊機和轟炸機時常在白天突入到洛林上空,襲擊那些落單或是受保護不夠的諾曼艦艇。得知諾曼人在洛林集結兵力,聯邦軍毫不客氣地調動空軍部隊,對諾曼人在洛林境內的各處軍事目標展開轟炸。

盡管這種轟炸是突襲式的,偏近於戰術而非戰略。此時從高空俯瞰地面,洛林許多地方狼煙滾騰,乍看起來諾曼人的集結已經遭到粉碎,不過事實並非如此。從各處抵抗組織反饋的情況來看,真正被炸毀在地面上的諾曼艦艇少之又少,而這一段時間以來的空中突襲行動,擊毀擊傷的處於飛行狀態的諾曼艦艇也不過十數艘,兩者相加,遠沒有達到讓諾曼人傷筋動骨地步。

以一場重要的戰役規模來推算,諾曼人要集結上百艘艦艇和數量龐大的作戰飛機才能夠應付聯邦軍的空中力量。於是,魏斯叮囑各地的抵抗組織繼續做好監視,並從遊擊隊抽派富有經驗的偵察人員前往各地進行探察。這兩者都是最常規的做法,具有一定的成效,但通常見效較慢,未必能夠趕在諾曼人展開行動之前為聯邦軍隊提供足夠的有分量的情報。在這種形勢下,魏斯的特殊視野無疑是最好的人肉雷達。考慮到采取低空偵察的方式極容易被敵人地面炮火擊落,采取高空偵察的方式則需要後方的聯邦軍來是——要麽,是魏斯返回後方搭乘聯邦軍的飛機或飛行艦艇來洛林偵察,要麽是聯邦軍的航空力量直接到約定地點接人,然後直接展開偵察。

魏斯向聯邦軍主動請纓,如他所料,聯邦軍很快反饋消息,他們將派出一艘特種飛行艦艇前來。之前在跟尼古拉以及星空集團的技術人員合作時,魏斯就了解到他們跟軍方在合作研究一種可用於執行特殊任務的超輕型軍用艦艇。這種飛行艦艇的噸位跟重型轟炸機相當,使用的超壓電動機為星源石提供能量,以增壓引擎提供推進力,憑借小巧靈活的身形和高速的機動性發揮常規艦艇、軍用飛機無法起到的作用。

到了約定的時間,魏斯和他的遊擊隊員們在約定地點蹺首以盼,然而那艘指派前來的飛行艦艇卻沒有按時抵達。直到第二天,他們才從聯邦軍的密電中得知,這艘飛行艦艇出發後不久便被諾曼人攔截。諾曼人或許是偶然為之,但如果往最壞的方面考慮,他們有可能破譯了聯邦軍的通訊密碼——這在戰爭期間並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