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章 畫風突變(第2/2頁)

在500多萬既有的企業工作崗位中,工業企業占到了三分之二,說明工業是洛林的絕對支柱產業,然而無論是經濟數據還是稅收狀況,洛林完全不像是一個以工業為主的地區。究其原因,主要是洛林工業的技術含量低——從州政府統計的數據來看,洛林的工業產能不是落後,而是非常落後,除了采礦企業遍地都是,下遊產業例如冶金,鑄造,化工,機械制造,不僅企業數量少,實力都很薄弱,就拿克倫伯·海森家族為例,在得到外部注資之前,他們的主要產業是制作獵槍、工藝步槍和部分軍用槍械,制作方式和規模幾乎跟半個世紀以前沒有差別,而這正是洛林工業的一個縮影。經過戰爭的摧殘和諾曼人的掠奪,洛林當前的工業狀況比戰前還要糟糕,而金融、醫療、教育等產業也全無特點,普遍落後。

洛林發展的種種硬傷,人們不是看不到,但此前歷任洛林州長官都沒有太好的辦法來加快經濟社會的發展,他們所能做的就是節省開支,將盡可能多的政府支出投入到教育醫療及公共基礎設施方面,從這點來看,以往歷任的多年政府都是較為清廉的。但在一個蓬勃發展的工業時代,光靠清廉遠不足以促進一個地區的快速發展。為此,在組建洛林工業者聯盟之後,魏斯跟代理州長官布林德斯多次溝通,建議州政府制定鼓勵工業和社會發展的措施,布林德斯對那些建議非常認可,但受限於臨時州長官的權限,他只能有限的采取了一些,而多數都留給了自己的後任。當時,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魏斯會成為他們口頭所說的那個繼任者,現如今,接力棒交到了他的手裏,仿佛冥冥之中早有注定。現在,他盡可以將當初的設想和建議付諸實施,這會是一個大展拳腳的黃金時期,可是,翻看相關的法律法令條文,就會發現,事情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簡單——有些命令是州長官簽署就可以生效的,有些是需要提交到州議會投票,還有些職權是歸屬於聯邦政府,這些都要分門別類的進行處理。

以洛林的地理人文條件,魏斯始終認為它適合發展以冶金、化工、機械制造為支柱的重型工業,而發展重工業首要的條件便是需要是有錢,之前克倫伯·海森家族依靠大規模的融資,帶動洛林工業者聯盟成員,投入到工業的發展當中,很好的彌補了區域性的短板,但他們的影響力還不足以覆蓋到整個洛林。借鑒後世的發展經驗,魏斯打算將各金融機構和財團的主管請到了一起,說服他們合力為洛林的發展提供資金助力,形式上是由洛林政府主導成立一個龐大的發展基金,州政府提供啟動資金和信譽上的保證——這在聯邦是合法合規的。各金融機構和財團提供融資資金,並按份額享受優惠政策和經濟收益,而洛林的工業者從這個基金申請貸款,專項用於發展工業,跟工業發展有關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可以通過這個基金來運作。為了提高吸引力,投資回報可以在市場通用行情的基礎上提高5%,雖說只是小小的5%,但考慮到洛林州政府的積極角色,實際上的金融機構和財團所承擔的風險已經大為降低,而且這個基金的投資方向也確實符合洛林本地的特色和特點,精明的金融機構和財團對這些拿捏的很準確,自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州長官的到任,意味著各職能部門的人選要迅速確定下來,整個州政府進入正常的運轉狀態。在聯邦,官員的任命並不需經過要嚴格的考試或是資格審查,給人感覺有點像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從政府官員任命的角度來看,確實給與了州長官無限的職權,他甚至可以任命一個目不識丁的人擔任教育部門的長官,可是這樣任性妄為的後果,很可能是導致他本人受到議會的彈劾或是安全監察部門的調查,甚至受到民眾的抨擊而黯然下台,所以放在現實中,特別是民風彪悍的洛林,沒人會這麽幹。最理智也是最妥當的辦法,便是考察上一任官員中,是否有合適的人選。比如說,教育系統的長官,理應是熟悉教育體系、懂得教育管理,對洛林教育資源分布有較多了解的專業人士,醫療、工業、經濟部門亦是如此。這些事情千頭萬緒,著實需要魏斯忙上好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