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勞倫斯的困局(第2/3頁)

說完這些清官難斷的糟心事,帕布克特分析說:“格魯曼看中的肯定是‘烈馬’裝甲戰車的良好聲譽和巨大價值,而且正好可以彌補他們在戰鬥車輛方面的技術短板,成為陸戰裝備‘通吃’的最強軍工企業。以他們的影響力,完全可以鼓動陸軍采購更多的‘烈馬’,用以組建地面快速作戰部隊。”

“說起‘烈馬’,遊擊戰初期,我們利用這種裝備狠狠修理了諾曼軍隊,那幾場戰鬥想起來還真是暢快啊!”魏斯感慨道,“可惜,勞倫斯汽車制造廠在戰爭時期也就貢獻了這一款經典裝備,到了戰爭中後期,他們把多數精力都放在了維持生產上,缺乏新的資金和技術投入,結果逐漸被同行業的競爭者迎頭趕上。盡管如此,‘烈馬’的均衡性、實用性以及易於制造的特點,還是贏得了軍方的青睞,直到戰爭尾聲依然是產量最大的戰鬥車輛。所以,你剛剛說的沒錯,光是品牌價值就是一筆十分可觀的財富!”

“那我們原先的計劃……”帕布克特隱去的後話,明眼人一聽就懂:以洛林工業聯盟現在的實力,根本不可能跟格魯曼集團那樣的真巨頭掰手腕,既然無力阻止勞倫斯汽車制造廠被並購,之前設想的合作計劃便失去了可行性,不如理智放棄,早做其他打算?

魏斯不急不忙地分析說:“你們的勞倫斯汽車制造工廠還有一筆非常有價值的財富,那就是它的技術工人。只要這些人還在,加上新的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運營很快就會恢復,而且只要我們和諾曼帝國之間數年之內不發生激烈摩擦,軍備不會突然加速。格魯曼集團把砝碼壓在戰車生產商,我們則把重點放在民用車輛特別是農用車輛上,推廣造價相對低廉的家用汽車和農耕車輛,在過程中注意保持軍民通用性即可。”

“這樣的話,我來牽線,再約勞倫斯先生深入的談一次,大家意下如何?”帕布克特提出了積極的建議。這幾位理事,除他之外,其他人對勞倫斯汽車制造工廠的合作事務並不那麽上心,說白了,動力機械制造是克倫伯·海森家族選定的一大發展脈絡,跟聯盟的其他成員沒有必然關系,想跟的可以跟,觀望的也不必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那就勞煩你盡快安排吧!”魏斯道,“以眼下的形勢,越快越好!”

“如果可以的話,你們去的時候把帕米拉也帶上。”“獵人”洛爾·瓦德·施泰因響應道,“讓他跟著長長見識。這項合作,我這裏全權委托他處理,也算是對他的一次考驗吧!”

老瓦德·施泰因之子,帕米拉·瓦德·施泰因,是個健碩的黑發青年,在抵抗諾曼人的遊擊戰場上表現格外英勇,在抵抗者陣營裏得到了“角鬥士”的綽號。老瓦德·施泰因腿腳不便,也確實需要讓這個小夥子擔起更多的擔子來。

“諸位,我從阿爾斯特理工大學請來的地理地質研究團隊將於下周抵達洛林。此次勘探勘測,我們盡量低調一些,不要引起外界的過度關注,同時,一旦發現適合商業化的礦藏,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新礦登記手續,分配規則和轉移價格還是按照我們之前議定的,‘不死鳥’和‘審判者’負責開采,‘獵人’管運輸,阿萊士和懷斯爵士負責冶煉、加工,常規礦產資源我不介入生產環節,如果發現了特定的新礦產,從冶煉往後的下遊環節我全包,大家沒有異議吧?”

此番勘探勘測,前期工作均由魏斯打理,其他人只需要在勘探勘測過程中給予配合,基本上是“坐享其成”,還能有什麽異議。他們唯一好奇的是,魏斯所期待的新礦產,究竟有多麽大的潛在價值,讓他這般念念不忘?

兩天後,帕布克特拍來電報,勞倫斯先生願意跟洛林工業者聯盟正式的談談合作。於是,魏斯叫上“角鬥士”帕米拉·瓦德·施泰因驅車趕往科莫森。距離上一次跟勞倫斯見面不過個把月,這位剛過半百的實業家,如今看起來格外的憔悴。盡管如此,他還是向魏斯一行人的到來表示了歡迎和感謝——患難之時,能不能幫上忙是一回事,願不願意幫忙則是另一回事。

落座之後,魏斯粗略地跟勞倫斯聊了聊近況,便開門見山地闡述了自己的想法:戰爭剛剛結束,機械技術從戰爭時期的突飛猛進轉入了消化發展期,“烈馬”固然是戰爭中的功勛裝備,從軍方不斷追加的訂單來看,似乎總是供不應求,但是隨著戰爭的結束,聯邦軍隊的重心放在了裁撤部隊、整合裝備上,而聯邦政府的首要問題是妥善處理好戰爭時期遺留下來的巨大債務,並且引導社會經濟秩序重回正軌,從中長期的發展趨勢來看,勞倫斯汽車制造廠和“烈馬”裝甲戰車仍是非常好的投資經營標的,但短時來看,如果不能成功轉型,它未來數年都將在泥沼中艱難行進,傍上格魯曼集團這棵大樹,能夠極大的分散和轉移風險。再者,勞倫斯汽車制造廠發展到如今這種程度,技術積累已經達到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均衡狀態,如果失去了佩斯博士這樣的技術核心,要想快速轉型或是在原有領域取得實質性的進步,必須依靠大量資金的投入,這一點是勞倫斯無法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