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 逆風飛翔(第2/2頁)

魏斯之所以急著擺脫困境,盡快離開這戰俘營,絕不是因為一時激動,忘乎所以,而是冷靜觀察和推測形勢做出的果斷決定。彼時依仗突襲之力,聯邦軍能在這座諾曼軍營地占據了上風,但這座諾曼軍營地並非孤立的存在,附近還有其他諾曼軍營地,南面前線還有大量裝備精良、戰鬥經驗豐富的諾曼士兵,他們能夠利用裝甲車和各式汽車迅速回援,留給聯邦軍突襲部隊的時間非常有限。再者,留守駐地的諾曼士兵可不是一群老弱病殘,他們大多體格魁梧,即便是一支巡邏隊,也有著齊整的隊列、矯健的步伐以及抖擻的精神,而從魏斯的特殊視角來看,這些人的各項戰鬥數值在諾曼軍隊處於中上水平。三天來,他已經兩次目睹換防,想必諾曼軍隊采用了輪戰策略。也就是說,駐防後方的這些諾曼軍人,前兩天可能還在前線廝殺,戰鬥力和戰鬥狀態自然不可小覷。若非如此,在遭遇聯邦軍隊夜襲,且對手有多艘戰艦近距離助陣的情況下,為數不多的諾曼守軍早就崩潰逃散了,哪會像現在這樣,雖然被迫各自為戰,卻打得堅定而頑強,使得“內外開花”的聯邦軍部隊無法迅速解決戰鬥。

這場夜襲,注定是“襲”,無法久“占”。

無處不在的槍彈,不時落下的炮火,讓起身前往士兵關押區的軍官們不得不手腳並用,連滾帶爬。晝間,兩處看押區之間設有崗哨,有諾曼士兵巡邏,以此阻隔聯邦軍官和士兵之間的溝通。夜晚,諾曼士兵不在戰俘區內駐留,而是設了兩道柵欄,並以徹夜不休的燈光進行警戒,任何越界者隨時有被哨兵攝少的危險。在當前這種混亂不堪的局面下,主動越界的軍官們沒怎麽費力就突破了柵欄,從而實現了官兵會師。

在這些軍官的指揮和帶領下,人數眾多的被俘聯邦軍士兵得以形成一股合力。恰在此時,諾曼人在營地西、北兩側的警戒所被聯邦戰艦的炮火轟成了渣滓,來自這兩個方向的槍彈也就戛然而止,有人不失時機地吼了一聲“大家跟著我沖啊”,士兵們群起而應。這速度,這勁頭,這氣勢,比在戰場上發起沖鋒給力得多!

一鼓作氣的機會,通常不會出現第二次。見群情已經點燃,魏斯卯足勁高呼:“沖啊,往西北角沖啊!”

戰鬥在激烈進行,營地各處的探照燈所剩無幾,雙方士兵依靠照明彈、爆炸產生的火光以及各種聲響來辨認目標位置。戰俘營裏,聯邦軍官兵成百上千地湧向戰俘營的一角,這般異況,諾曼人一時沒有注意,可不會一直沒有注意。沒等魏斯他們沖出戰俘營外部的第一道鐵絲網圍欄,槍彈從東、西兩面射來,所及之處,血霧爆裂、肢體橫飛。耳邊,機槍子彈和機關炮彈的嘯聲,高速運動物體擊中軀體的脆響,中彈者的哀號,甚至於急促的呼吸聲、心跳聲,充斥著人們的聽覺感官,讓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無比緊張。

戰場上,無論艦隊交鋒還是步兵對陣,領頭羊通常是最吸引敵方火力的,也是最能夠展現勇氣和決心的。魏斯當仁不讓地沖到了最前面,爭下了擎旗者的位置,為的是讓大家能夠聽到他的高呼:“大家跟我走,跟我走!小心地雷!”

將戰俘營跟軍營駐地設在一起,好處是將戰俘置於駐守部隊的嚴密看管之下,但這樣做也不是沒有壞處。若是戰俘集體逃跑,並且突破了戰俘營周圍的火力封鎖,軍營駐地裏的軍火物資會讓他們重新獲得武裝。因此,除了在戰俘營四周布設警戒所,諾曼人還在圍欄外面埋下了不少地雷。別人或許不知,魏斯的人肉雷達一開機,就能發現泥土下面的危險爆炸物,也只有他能帶著被俘的聯邦軍官兵們從戰俘營正門以外的地方安全通過。

可是,在戰俘營的西北角,求生心切的聯邦士兵們發現他們根本用不著強行推倒圍欄,也不只是聯邦戰艦的炮火還是諾曼軍隊的槍炮所為,二三十尺長的一段圍欄已經坍塌,余下的圍欄也有多處可供人們鉆出的破口。很多人壓根沒有聽到魏斯的呼喊,徑直穿過圍欄步入了地雷區。見這情形,魏斯急了,發狂似的高喊:“地雷!地雷!”

轟轟兩聲爆炸,刺鼻硝煙裹夾著濃烈的血腥味道彌散開來,給因為有機會擺脫囹圄之困而興奮過頭的聯邦軍官兵們澆上了一盆冰寒刺骨的冷水,也讓他們清清楚楚地聽到了那位同伴痛心疾首的呼喊:“地雷!地雷!當心地雷!”

就在眾人不知所措之時,那個聲音有給他們帶來了空前的希望:“大家跟我走!緊跟著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