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狂潮又起(第2/2頁)

在守軍炮火的遏制下,諾曼軍隊的進攻在壕溝一線停滯不前。就在這時,諾曼人控制區的樹林深處突然“跳”出一艘鉛灰色的戰艦。從體形來看,這是一艘噸位較小的二級巡防艦,通過巧妙的掩蔽手段隱匿在樹林之中,為的是在戰鬥中制造出其不意的效果。

先前那場波瀾壯闊的空中對決,雙方主力艦隊均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諾曼人以相對較小的損失換來了相對較大的戰果,因而贏得了戰術上的勝利,但戰損艦艇基本上都墜落在了聯邦軍隊控制區域,殘骸中的“星源石”多為聯邦所獲,這些精煉的浮空材料能夠讓工業強大的聯邦在較短時間內重建一支艦隊,所以聯邦方面成為了戰略上的獲益者。

此戰之後,雙方在威塞克斯戰場以及莫納莫林山脈戰線都還保留著實力不容小覷的航空部隊,可無論是戰術上的勝方還是戰略上的贏家,現階段都不想再來一場損失如此巨大的硬仗。所以,在阿爾斯特-威塞克斯國境地帶,圍繞制空權的角逐進入了一種相當微妙的狀況:巡防艦級別的小規模戰鬥屢有發生,但雙方只想取巧、不願死磕。若是聯邦戰艦出現在國境防線附近,無論是為運輸艦只護航還是攻擊諾曼軍隊,駐守在梅斯波特航空港的諾曼戰艦都會迅速派出至少跟對方實力對等的航空部隊,如若諾曼戰艦出現在國境防線附近,無論其目的如何,駐守在聯邦北部航空港的聯邦艦隊也必定派出優勢兵力迎戰。

既然雙方都在挖空心思對付敵方艦隊,那麽用於支援地面作戰的精力和效果也就自然被削弱了。現如今,諾曼人挖空心思讓一艘巡防艦“埋伏”在戰場上,能夠搶到的也就是這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差。只要聯邦戰艦趕來,它必定停止對地攻擊,或迎戰或撤離,絕無第三條路徑。

一艘二級巡防艦搭載的火炮,數量跟一個普通炮兵營大致相當,但以居高臨下的姿態進行直瞄射擊,其攻擊效率比普通炮兵營可要高得多。隆隆炮聲伴著機械轟鳴聲在這戰場上回蕩,攻守雙方的處境和氣勢迅即發生了逆轉。守軍這邊,原本用來壓制諾曼進攻部隊的速射炮和野戰炮不得不匆匆轉為對空射擊,但小口徑速射炮難以在較遠距離擊穿諾曼巡防艦的艦體,野戰炮發射使用觸發引信的炮彈時,其威力對付二級巡防艦是夠了,但諾曼戰艦一上來就有針對性地猛轟守軍炮兵陣地。受此影響,守軍野戰炮開火者寥寥,偶有三兩發炮彈射出,也與目標失之毫厘。

這艘突然出現在戰場上的諾曼巡防艦,以橫蠻的姿態暫時壓制住了守軍炮火,在陣地前方等待機會的諾曼士兵們不失時機地發起沖鋒。他們爬出壕溝,無視迎面而來的槍彈和手雷,高喊著“皇帝萬歲”,一鼓作氣沖過了壕溝與守軍陣地之間的緩沖地帶,沖進塹壕,用刺刀和拳頭對付前沿陣地上的守軍官兵。

兇悍的諾曼兵,曾經不止一次地出現在魏斯的夢魘之中,他們那受到妖魔化的形象,也幾乎是每個聯邦軍人孩提時代最為恐懼的對象。現如今,他們不得不直面紛至沓來的諾曼士兵,直面他們的槍口與刺刀,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念,戰線必定一觸即潰……

陣地上,魏斯左手拎著裝上刺刀的“格魯曼燒火棍”,右手握著軍官配槍,從容不迫地朝跳進塹壕的諾曼士兵射擊,幾乎是每發必中,但除非射中要害,一發手槍彈很難殺死敵人,反而會讓諾曼士兵像受傷的野獸般狂暴起來。

打光了手槍彈匣裏的子彈,魏斯根本來不及裝填,就被一個身材魁梧的諾曼兵給纏上了。他順手將手槍插在腰帶上,斜端起步槍,口中不忘招呼同伴們:“往回!往回!去第二陣地!”

聯邦一側的國境防線,縱深原本有二十多裏,可是諾曼軍隊從身後攻來,可用的縱深地帶縮水大半,守軍只勉強組織起三道陣地。魏斯所說的二線陣地,距前沿陣地僅有千尺,兩道陣地以多條交通壕連接。出於阻敵推進的考慮,這些交通壕兩端為蛇形構造,中段數百尺均為直線,一旦前沿陣地被敵軍突破,守軍可以迅速撤退到二線陣地,以速射炮和槍彈直接封鎖交通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