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風暴來襲(第2/2頁)

此次約肯人搞武裝獨立,消息一出,外界普遍以為是諾曼帝國在背後搗鬼,外交輿論紛紛指責諾曼人插手別國內政,可就在兩天之後,局面出現了180度的大轉折:諾曼帝國發布官方通告,宣布關閉本國與弗裏斯王國的邊境通道,並表示本國不支持約肯人的“武裝叛亂”,也不介入北弗裏斯地區的武裝沖突。

諾曼帝國的官方表態讓人大為意外,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弗裏斯王國通過各國派駐其首都的外交使節,通報了弗裏斯政府軍在前往北弗裏斯地區途中遭到威塞克斯軍隊阻撓的消息。緊接著,威塞克斯王國發布公告,宣稱為了維護邊境地區的穩定,保護居住在北弗裏斯地區的威塞克斯僑民及威澤克族、塞米爾族居民安全,業已派遣部隊進駐北弗裏斯地區。此舉無關於北弗裏斯地區的領土歸屬,也絕無侵犯弗裏斯王國主權之意,待地區動亂結束後,威塞克斯軍隊將悉數撤離,並對駐兵期間造成的一切損失給予賠償。

威塞克斯王國的舉動,不但讓國際輿論大為震驚,就連他們的傳統盟友——阿爾斯特自由聯邦,也感到深深的驚訝。在諾曼帝國、弗裏斯王國以及威塞克斯王國先後發布官方消息後,聯邦政府在經過了兩天的沉默後,終於以一種綿軟乏力的姿態發布官方通告:聯邦政府認為北弗裏斯地區的爭端和沖突屬於弗裏斯王國內政,任何國家不應有侵犯其主權之舉動。因此,聯邦政府對威塞克斯王國出兵北弗裏斯的決定深感遺憾,提議在國際和平聯盟的主持下,協調威塞克斯軍隊撤離、弗裏斯王國重新掌控北弗裏斯社會秩序。

聯邦政府的提議得到了弗裏斯王國的積極回應,然而威塞克斯王國方面卻對其視若無睹。數日之後,北弗裏斯地區宣布進行全民公投,若超過半數的居民投票贊同獨立,將組建臨時政府,確立和實施獨立建國的相關事宜。在此期間,弗裏斯王國多次嘗試向北弗裏斯地區派遣部隊,但地面交通已被約肯武裝阻斷,險要關隘由威塞克斯軍隊駐防,弗裏斯王國弱小的航空部隊在載運部隊前往北弗裏斯地區途中遭到威塞克斯戰艦的阻撓,雙方甚至發生了一場完全不對等的空中較量——威塞克斯王國的裝甲巡洋艦以橫蠻的姿態撞擊弗裏斯王國的巡防艦和運輸艦,導致後者傷亡數十人,兩艘飛行艦艇近乎報廢。

在這場戲劇化的沖突中,以往甚少插手國際事務的威塞克斯王國罕見地表現出了強勢的一面,羸弱的弗裏斯王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同情,諾曼帝國則成功置身事外,唯有阿爾斯特自由聯邦處境尷尬。一方面,聯邦各界對政府外交部門的遲緩反應和消極作為非常不滿,另一方面,面對弗裏斯王國的出兵幹預邀請,聯邦高層政要和軍方將領發生了激烈爭論,結果只能是一拖再拖。

很快,北弗裏斯地區通電宣布,全民公投的結果是81%的居民贊成獨立。得知這一消息,萊博爾德總統將政府部長們、軍方要員以及各主要黨派領袖緊急召集起來,會上大發雷霆,痛斥外交部門“眼睜睜看著阿爾斯特-威塞克斯同盟走向毀滅”,抨擊軍事情報部門“每年耗費千萬克朗卻跟瞎子聾子無異”,詰問軍隊參謀機構“保險櫃裏鎖著上百種軍事預案卻對當前的局勢不知所措”,指責各黨派“只關心席位、不在意國家利益”,而且當眾提出,現在不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進行政治和軍事改革,那麽在更為嚴峻的危機到來之時,聯邦恐將付出鮮血淋漓的慘痛代價。

萊博爾德總統的怒火,通過一些非主流的報刊媒體迅速傳遍聯邦各地,他那發人深省的言論觀點得到了民眾異乎尋常的熱烈支持。在首都自由城,在多個聯邦州的首府,各界知識分子組織了規模浩大的遊行,聲援萊博爾德總統以大國姿態積極幹預“北弗裏斯叛亂”的最高決策,要求政府和軍方正視問題、反思缺陷。一時間,安定多年的阿爾斯特自由聯邦掀起了激蕩澎湃的改革呼聲,那些掌握著國家和軍隊權力的官員們,也在這風雨飄搖的形勢中,陷入了空前的憂慮和驚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