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產業鏈的想法

事實證明,溫濤確實給王泉面子了,而且給的不小。

王泉帶著楊瑞去了幾個關系不錯的場子,人家看到王泉都是表現出一副熱情的模樣,可一聽說是來問詢白條價格的,報出的都是市場價,看王泉面子也才一公斤便宜五毛錢。

楊瑞把商山這邊的情況如實跟楊德軍說了一遍,楊德軍倒沒覺得不妥,反而說道:“白條不比副產,白條銷量更大,利潤其實並不算高,僅靠著薄利多銷。人家能給你一公斤便宜一塊五,那就是天大的面子。”

楊瑞走了,坐著冷藏車走的,跟著他一起走的還有二十五噸白條,因為最大的冷藏車也裝不下三十噸。

陪著楊瑞這幾天,王泉內心活動很多。

前世,林東帶他入行,從普通工人到最終的調貨小老板。

現在,他主動入行,憑著記憶拉著林東多賺錢,卻僅限於豬副產品。

如果沒有楊瑞,他甚至不會去問白條豬肉的價格,以及銷售模式。

可一旦了解過後,他心動了。

豬副產品是賺錢,卻上不了台面。

說白了,它只是豬肉制品行業中最低級的存在,幹最臟的活,操最多的心,卻承擔著最大的風險。

這麽說吧,從養殖源頭起,毛豬價格低的時候,養殖戶可以選擇繼續喂養,等待行情。白條行情不好的時候,屠宰場可以選擇少殺,規避風險。

唯有豬副產品的承包商,不管行情好壞,風險全部自己承擔。

要麽等你合約到期,要麽主動放棄保證金,抽身而走。

三匯集團的銷售渠道全國第一是人盡周知的事情,擁有如此厲害的銷售網絡,卻不願意自己經營豬副產品,每個加工廠的豬副產品都要通過招標,承包出去。

再有銅鑼、雨師、中糧這些稍微次之的大集團,也是同樣的模式。

這不也是在規避風險嗎?

有了這種想法之後,王泉第一次自我審視,重生後再次選擇豬副產品肯定沒錯,因為這是自己能夠快速起家的唯一途經。

可以後怎麽辦?

做一輩子豬副產品?

無非是做大做小的區別。

豬肉制品這麽大一個盤子,他又不甘心賺這種最低級的錢。

老家的三匯就是最好的例子,肉聯廠改制,私人承包之後,才有了三匯這個名字。

從一開始的屠宰賣肉,到肉制品加工的火腿腸,王泉依稀記得,三匯剛剛生產出火腿腸的時候,洛河當地百姓還不知道這玩意兒怎麽吃。

那年頭,宣傳手段很直白。

直接開著卡車拉一車火腿腸,大街小巷轉悠,後面車廂站幾個工人,不要錢的塞給路人,然後交路人怎麽吃。

就是這樣的宣傳手法,讓火腿腸短時間進入百姓之家,那時候,誰家有火腿腸,在小夥伴中間完全可以鼻孔朝天。

然後發展到冷鮮分割肉,各個部位直接幫你分割好,滿足任何人的任何需求,不用再挑來挑去。

再到現在的熟食,甚至還有自身的養殖基地,冷鏈物流。

他們的業務範圍將整條產業鏈全部包含進去了,還有精力去涉足其他行業,醫藥制品和地產都有三匯的身影。

這是人家能夠成為龍頭企業的原因。

這樣全球知名的龍頭企業,從肉聯廠到行業龍頭,也不過短短三十年。

王泉自己幾斤幾兩他比誰都清楚,他也不敢奢求太多的東西。

只是,現在他有了新的想法。

此時的生豬價格已經跌到谷底,不管是種豬還是仔豬,都已經是最便宜。他的記憶中,明年後半年,會陸續出台扶持生豬養殖的文件和政策,扶持力度之大,近十年罕見。

這是他進入源頭產業的最好時機。

如果有了自己的產業源頭,再擁有自己的屠宰場,再開辟出白條銷售渠道……

王泉只覺得心頭火熱,越燒越旺。

同時,他又很清楚,這些想法都是好的,前提是必須有錢。

如何在短時間內,賺到更多的錢?

王泉絞盡腦汁。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就到了18年12月下旬。

距離過年,還有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工人們已經開始規劃怎麽過年。

按照慣例,屠宰場會在臘月二十五正式歇業。

所有業務平穩發展,兩輛調貨單排全部開到商山,洛河老家那邊的貨,只賣給商山發不過去的客戶,其他客戶的貨,全部從商山發。

12月,一年之中最火爆旺季。

康源場子裏每天都有大量的冷藏車排隊等待運輸白條,王泉現在發貨基本上不用大巴車了,自從上次大巴車司機泄露了客戶信息之後,王泉就沒給他們好臉色。

以前發往浙省的大巴車每天都能從王泉這裏拿到四千塊錢左右的運費,眼看著王泉在他們這裏的發貨量一天天減少,大巴車老板還專門跑到康源找過王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