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潔癖

關於這個時代的‘工農兵大學’, 後世一直都有討論。每談到這個話題,多數都是以‘缺點’與‘局限性’為根基來批判的。

葉知秋覺得,這個時代的‘工農兵大學’像極了理想中的‘教育烏托邦’, 本意是朝著平等教育而來去的,卻忽略了最為本質的一點——學校招收學生的目的是為了發展科學,最最最貼近本質的路子依舊是擇優錄取。

讓那些資質較差、不願學習的人進入大學,又何嘗不是一種對教育資源的浪費?

這個年代的教育資源那麽寶貴, 能浪費得起嗎?

葉知秋站在後世的眼光上看這個問題, 將平等教育、快樂教育、應試教育等放在一起看, 最深刻的感覺是四個字——本末倒置。

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 有人生來就享有最頂級的教育資源,有人生來連一個識字的長輩都沒有。

如果一味的談公平教育, 讓享有最頂級教育資源的人同大字不識一個的人坐在一塊兒上課, 要麽是讓前者荒廢,要麽是讓後者懵逼。

如果一味的談快樂教育, 讓所有小孩都開開心心,那就意味著階級進一步固化,出身平凡的小孩將永遠失去階級躍遷的機會。有人開開心心地享有世界上最頂級的教育資源,有人開開心心的變成傻瓜,放牛生娃再放牛再生娃,世界將變成迥然各異的量級。

受資本所鼓吹的快樂教育, 又何嘗不是將那些可能會出現的寒門精英扼殺在苗頭中, 讓那些人永無出頭之日, 永遠都不會動搖他們的根基?

古往今來,想要破局, 想要打破階級壁障, 唯一的途徑就是教育。買彩票中大獎能塑造出一個暴發戶, 塑造不出一個高階級的人。

教育的目的,不就是培養人才嗎?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管內心如何不願意承認,都必須承認,人是分階級的,教育也是,醫療資源也是,交通資源還是,方方面面都是……想要過得好,唯一的路子就是不斷破局。

就拿臨海市而言,年輕人可以選擇在鄉下日復一日的種地,輕輕松松過日子,也可以選擇去努力靠近工人預備班上學,考進工廠做一個工人,然後進一步在臨海市內買政府建設的安居房。

前者很舒服,後者很辛苦。

可到了比拼醫療資源的時候,同樣是家人生了急症,從鄉下送到臨海市中心醫院需要多久?從市區政府建設的安居房送到臨海市中心醫院又需要多久?是幾分鐘與幾個小時的區別,是生與死的距離。

葉知秋知道,‘工農兵大學’這個‘教育烏托邦’的理念很理想,但執行到最後,會變成推薦制,好一點的情況是——某某某種地努力,被評為種地標兵,特推薦入工農兵大學學習,壞一點的情況是——某某某家中有人,特開後門,請允許進入工農兵大學學習。

如果是應試教育,受教育資源較差的人尚有一搏之力,可如果‘工農兵大學’完全淪為了推薦制,那受教育資源較差的人將永遠被關上向上躍遷的門。

應試教育事實上仍然是最為公平的一種模式。由於推薦制的存在,走後門的現象越發嚴重。

教育必須得踏踏實實的搞,讓一些水平可能都不如初中畢業生的人來念大學,能念懂嗎?培養出那些目不識丁的大學生,不怕滑天下之大稽,成為教育界的笑柄嗎?

-------------------------------------

關於葉知秋在教育方面的‘潔癖’,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當初臨海市還是臨海縣的時候,葉知秋就去學校手撕了一位來鬧事的紅袖章,自此徹底出圈,學校裏請了兩位職業碰瓷的老頭老太太,只要紅袖章一來,立馬上前去勸阻,如果那些紅袖章敢上手推一下,老頭老太太當場就往地上躺,學校裏的老師就趕緊打電話喊醫生,醫生來了之後就把情況往最嚴重的方向說,然後臨海縣治安隊的人就拿著這個理由把紅袖章抓走,關上幾天再送去農場改造。

來一個紅袖章被抓去改造一個,職業碰瓷的老頭老太太演技直逼影帝影後,久而久之,紅袖章們也都知道臨海縣的教育不能碰,就沒人來鬧事了。

後來臨海縣轉臨海市,辦了掃盲班和工人預備班,堂而皇之地上課搞教育,紅袖章們有心過來搞事,可是臨海市有高度自主自治權,市政府要保教育,他們來了又有什麽用?

只要一來,就被以‘聚眾鬧事’的帽子給抓去改造,這些紅袖章去省裏鬧□□鬧,愣是丁點兒水花都沒泛起來,最後這些紅袖章也學聰明了,搞不過你們,那我們還躲不過你們嗎?全國的地盤那麽大,我們非得在臨海市搞?

當臨海市周邊的十六縣都劃入臨海市的消息傳開時,那十六縣內的紅袖章都是連夜撤離的,絲毫亂都沒給臨海市教育局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