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治安

東山省省-委在泉城會議上的指示, 隔天就傳到了下面的所有縣區,被劃入到臨海市的那十六個縣有喜有憂。

喜的主要是老百姓,他們可都聽說臨海市內的老百姓日子過得特別好, 為了讓鄉下的青年也能考上工廠裏的工人崗位,還特地開設了學校, 專門給農村的青年補習的, 只要好好學,考上工廠的職工不是什麽難事。

憂的則是那些縣區的領導, 他們擔心自己跟不上臨海市的步調……現在雖然戴著一頂貧困縣的帽子,但好歹還能在自己的地盤上做主, 可要是劃入到臨海市內, 由著林國棟那位猛人幹預,怕是自己頭頂的這頂帽子都得扒掉。

他們的預感是對的, 因為葉知秋和林國棟在春節期間一直都在討論臨海市下一步的規劃。

關於各個縣區的材料,林國棟已經收集過來了,主要是各個縣區的財政報告和行政報告。

葉知秋對著地圖在紙上大致繪制了一份臨海市的轄區地圖,先將那些農業生產墊底兒的地區圈起來,對照著當地的行政報告去看農業生產起不來的原因。

草多!

草特多!

據說是三天不割草,草就能長滿田地,這些草的存在已經影響了莊稼的長勢,再好的莊稼種進地裏去, 都沒法兒從那些草中爭到養分。

葉知秋瞅了瞅, 用比將這幾個縣區都圈了起來,在上面寫下了‘林業’和‘畜牧’兩個字, 同林國棟說, “發展規劃也應當因地制宜, 這一片兒既然不適合種地, 那就沒必要種了,大力發展奶牛養殖業吧,將市區的奶牛養殖業連同奶糖廠一並遷過去,正好把臨海市的市區騰出來給之後蓋大樓用。”

“另外,我看這幾個貧困縣的木材生意還算不錯,但是吧……這個棺材廠是什麽意思?大好的木材打了棺材,是覺得人人都得死,所以人人都用得上棺材麽?

“你親自去一趟,把棺材廠給拆分了,棺材廠保留並縮小規模,遷到邊角旮旯去,主廠留下來建設木器廠和家具廠,桌子、椅子、凳子、梳妝台、大衣櫃這些,讓木工師傅朝這方面靠攏。”

“這麽好幾個貧困縣放在一塊兒,必須集中力量辦大事,所以縣級的行政機構得撤銷,設立成區級。至於這麽多貧困縣的行政機構該怎麽整合,那是你們市政的事兒,縣財政變成區財政,只保留一個就好了,財政調度權我們市財政要收回來,區財政只管執行就好。這一片區,就叫……”

她的目光落在了這幾個貧困縣內最大的那座山上,叫龍泉山上,便將名字定了下來,“就叫龍泉區,主要發展林業和畜牧業,工業以奶制品生產為主,高玉教授天天催著要場地,讓她帶著人去龍泉區折騰,想蓋多大的廠子就蓋多大的廠子。”

一共十六個縣,葉知秋這麽一扒拉就將三個縣合並到了一起,她都替高玉教授想好了,奶糖廠完全可以建設在三縣交界處,以奶糖廠為中心,周邊分布養殖場,然後再向外分布林場,三個縣的經濟向心力立馬就調度起來了。

不過這三個縣如何從原來的經濟結構過渡到規劃的經濟結構,那是林國棟他們市政該考慮的問題,葉知秋覺得不難,但她懶得費那個腦子。

所有問題都讓她給解決了,要市政那群人幹嘛?閑著領工資嗎?

暨龍泉區後,葉知秋又依次圈出了九合區、潁上區、白水區與東博區,分別重點發展農田種植業、紡織業、漁業及海產品業、重工業,現有的臨海市轉為的臨海區則是重點發展輕工業。

葉知秋有心將臨海區打造成後世的義烏那樣的小商品基地,現在未來的三十年中占據絕對的經濟發展優勢,然後再謀求下一步規劃,諸如自貿港之流……現在想那些還是太遠。

夫妻倆從年前一直討論到正月十五,等到正月十六這天,林國棟去市政商討撤縣設區的事情,並將新一年的安排規劃發布出去,葉知秋則是再度將三個孩子塞給在市人民醫院看門的葉老太和葉老爹,自個兒再度‘出山走動’。

葉知秋這次‘出山走動’,不僅是要去各地網羅人才,還要看看臨海市生產的各種產品在各地的銷售情況。

‘四季養生粥’就不用說了,口碑早已經穩穩地立了起來,逢年過節走親訪友必須帶的東西,不帶就覺得沒面子,家境不錯的人家都把這個當飯吃了,家境普通的人家也會時不時買幾罐四季養生粥給家裏的孩子解解饞,給老人補補身子,如果家裏有了病人或者是有產婦生了孩子,四季養生粥更是必不可少之物。

葉知秋在京城網羅人才的時候,聽說有些產婦因為自己坐月子的時候沒遲到四季養生粥而與婆家大鬧,娘家同婆家大打出手,剛結婚沒兩年就鬧著要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