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奶糖

一陣寒風從學界最上層吹下來, 紅袖章在各地折騰,能掛上‘學院’名字的地方,都已經被折騰得烏煙瘴氣了。

葉知秋到了姑蘇之後, 沒急著去找人, 而是先在姑蘇市內走了兩天,把這邊的情況大致摸透了,才去姑蘇學院的食品系內找人。

葉知秋找的是那些學術水平高的專家。

要是放在之前, 這些專家可能都不會動心去那麽一個小地方, 但這會兒聽葉知秋來請, 還親眼見到了中央對於臨海市的特殊指示, 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他們基本上沒怎麽猶豫就答應了。

這些人不僅自己打算走,還將那些與他們關系不錯的人也喊上了,葉知秋只出面見了一個人,回頭就帶了兩百多號人回了臨海縣。當然, 這兩百多號人中,只有三十余位是搞食品研究的,其他人都是家屬。

但這些專家學者的家屬又能差到哪裏去?

距離縣轉市的時間越來越近, 林國棟帶領的領導班子整天都忙得腳打後腦勺, 葉知秋回家都沒休息, 徑直去了縣財政局, 開始督辦轉市財政的流程,組建新一輪的領導班子。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 正大食品廠已經在全國絕大多數城市打響了名聲,較之於上一個新年, 銷售量整整翻了六倍, 生產線上的工人實行的是三班倒制度, 設備晝夜不休地開動, 負責檢測食材品質、產品品質的人都忙得瘦了好幾斤。

放眼全廠,工人們的精神面貌那叫一個高昂,大家都等著新一年的考核呢!如果能把工級升上一級,就意味著自個兒來年每個月的工資都會擡上一大截,全家的生活水平又能好上不少。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升工級。

正大食品廠執行的是按勞分配原則,依據員工對廠子的貢獻來判定是否要升工級,如果對廠子提出了什麽建設性的意見,第二年絕對要提上一個工級的,但如果沒提啥建設性的意見,只是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幹了,兩三年內也會提上一個工級,可如果在生產過程中出了錯誤,給食品廠造成了損失,不僅提工級想都別想,還會面臨降級的可能。

工級的升降,完全對應著工資的漲與降。哪個工人不想多領點工資?一來是能改善家裏的生活,讓餐桌上多兩碟肉菜,二來是自個兒走出去也有面子。

-------------------------------------

臨海縣轉市的核心在於,經濟發展上高度自主,政策發展上高度配合。

趕在六三年的年底,臨海縣正式轉為臨海市,經濟上與東山省徹底剝離開來,進入一條全新的特區賽道,政策層面也擁有了一定的特權。

葉知秋在市財政局召集團隊商議光明奶站擴大生產規模的可行性,林國棟在市委大院裏召集職能部門討論推進全市農業現代化轉型的事情。

旁人還以為這夫妻倆是步調不一致了,實際上這兩人就是唱了一出雙簧。

光明奶站的規模擴大勢在必行,海產品廠和熱水瓶廠的建設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加入,這些勞動力從哪裏來?

當然是從農業生產中來!

偉人的一句‘婦女能頂半邊天’,將婦女從家庭瑣事中解放出來,為全國振興農業計劃匯入了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林國棟現在則是打算將臨海市的農業勞動力解放出來,使之從農民階級進入工人階級,解放出來的這些勞動力原先幹的活兒自然就得由機器設備來替代。

市政要求財政撥款給各鄉鎮配制旋耕機,並為各生產隊建設澆水灌溉系統,葉知秋只是要市政出了一份詳細的規劃,然後就將錢給撥了出去,二月二龍擡頭一過,臨海市下設的各地就已經開始修建澆水灌溉用的自來水了。

財政要求市政配合批地搞光明奶站的建廠建設,還要求市政配合號召各生產隊擴大奶牛養殖規模,市政也很快就出了紅頭文件。

葉知秋從姑蘇學院挖來的那些專家學者都沒閑著,他們有些人擔心放在姑蘇學院的設備會被那些紅袖章給砸掉毀掉,過年時又回去了一趟,悄悄摸摸把那些設備都帶了過來。

沒地兒安置那些設備,他們就在正大食品廠內找了個平時基本上不會用的小車間,搞起了奶糖配方的實驗。

一群專家學者針對奶糖的含奶量、甜度等進行了細致的研究,趕在正月十五前就將第一塊奶糖造了出來——是一塊約莫有十公分厚,巴掌大小的奶糖。

葉知秋看著那麽大一塊奶糖,整個人都陷入了沉思,她張了張嘴,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合適的措辭,“各位,咱這不是奶糖,是奶磚吧……”

負責帶頭搞奶糖配方研發的專家名叫周玉,是一個年過五十的老太太,她鼻梁上架著一副老花鏡,半百的齊耳短發總是打理得整整齊齊。

周玉原先是姑蘇學院食品系的系主任,早些年帶著一眾學生研發了許多家喻戶曉的食品,比如高粱飴、玉米糖、黑狗酥糖等,老太太前半輩子從未想過,會有那麽一天,她會被趕下講台、趕出實驗室,被人當成壞分子來一遍一遍的批-鬥欺辱,她面臨敵人的炮火都沒亂過的頭發,被那些人弄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