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七劫(完)(第2/3頁)

他方才……喚她什麽?

他……喚她什麽?

“你——”她想眨去眼裏的水霧,想張開口問他話,卻心口絞痛,唇間溢出的,只剩下痛苦的嚶嚀。

她的眼淚落得更兇,拼了命地往外落著。

……他記得她、他記得她!

他還記得她……她用力地去扯他的衣袖,拼命地張口。

她想問他,問他是否當真記得,問他記得多少,問他……問他……

卻不想,他反是盯住了她,峻冷的眉宇隱著滔天的怒意。他停下了手裏的動作,咬牙切齒地問:“你就要走了,對麽?”

她愣,霎時間淚流滿面。她答不出話來,只能用盡氣力去搖頭。

不!她不想走!

她不想死!她一點都不想死!

她想活下來、想活下來……

想陪他,過完這輩子。

縱是在心底大聲呐喊,卻依舊抵不過天道的命數,她的眼皮越來越沉重,身子一點點地發僵。

那雙凝沉如淵的眼冷了下去,他斂眸,緩緩地問:“告訴我,你為何每一次都能走得如此決絕?”

她愣,卻看到他神色更寒,仿佛萬年玄冰。

他深深吸了氣,擡眸再定定望她,眼底是抹不去的傷痛。

他一字一頓:“蘇小淮,你可知,我會恨你。”

她震住,說不出半字。

靈體被通路吸引著漸漸脫離凡身,他身上的靈氣卻又將她緊緊鎖住,不肯放她離去。

她心如刀割,只得奮力擡手,握住了他的手掌,撐開。他一怔,只見她顫巍巍的手指在他的手心,一筆一劃地寫——對不起。

他突地紅了眼眶,大怒道:“你不準死!”

他不要她的道歉,更不要她的懺悔!

他只要她活著。

他只要她活著!

“不準死……”他哽道,一把將她按在了懷裏,埋首入她淩亂的發中。

她顫抖地擡手,在他手上繼續寫著什麽,卻零落不成字。

緩緩地,她閉上了眼睛。

她只是想告訴他——

下輩子,她要陪他好好地活。

·

保和二十八年冬末,梁國亡。次年伊始,新帝登基,大赦天下,改元。

自此,又是一個新的朝代。

世人只道,朝代更叠如月滿盈虧,可誰又能料到,當年西南大嘉山上的一個小寨,如今當真立了一代新朝?

柳家寨成了一個傳奇,被編排成各色故事,街巷市坊,無處不傳、無處不誦。

易了主的皇宮,洗去了舊人的血漬,反倒變得煥然一新起來。琉璃瓦上覆了雪,便沒了舊年的塵埃,待開春雪一落,一切,便又是新的了。

新帝的書房裏,相對坐了兩個男子,一旁爐香裊裊,那二人則靜靜落著棋。

坐下首那人正是沈子明,他一身紫衣官袍,饒是年近四十,面目依然俊秀,卻在與另一人相較之下,顯得遜色不少。

另一人淡淡地落下了一子,沈子明垂眸一看,蹙了眉頭。好半晌,他拱手道:“臣認負,陛下聖明。”

那人聽了只“嗯”了一聲,取了茶盞飲一口,與他道:“那些梁朝老臣,你處理得如何了?”

沈子明聞言,稍稍思量了一番,便將舊朝要臣的去向一一明報。他邊說著,邊看著眼前的玄衣男子,暗暗感嘆,造化弄人。

五年前,梁朝精兵突襲淼州城,逾一日,城破。所幸柳伊妹明智,提前遣散了城民,並與城中弟兄死守到最後一刻,遂為柳敬齋扭轉了大局。

那日,他隨著城民南下,到了另一座小城暫避禍事,卻不想在兩日後,聽到了柳伊妹戰死的消息。他那是說不出自己是什麽滋味,許是為了柳伊妹惋惜,又許是在慶幸,他大概終於能從柳敬齋手裏得一個解脫。

可他卻發現,他錯了。

柳伊妹死後,再一次見柳敬齋,便已是過年的時候了。

他覺得柳敬齋變了許多。似是突地從一個稍有謀略的匪首,變成了一個雷霆手腕的帝王。

出乎意料的,柳敬齋開始用他,因為那時柳家寨裏,並沒有太多能用的人。他對此感到驚疑,又覺得諷刺,他分明是害了他大哥、害了他寨子的人,可柳敬齋卻像壓根不在乎一樣,將他擺到了適合他的地方。

五年。在柳伊妹去後,柳敬齋只用了五年的時間,便將這個天下徹底地納入了掌中。他越是在這人的手底下做事,便越是嘆服於這人的手段。

他本亦懷著一統天下之志,卻自己的那般籌謀,落在這人面前,委實不能細看。

他嫉恨過、不服過、反抗過,可久而久之,他卻打心底裏服氣了。過去的事,他遂也不再提,認真地做事,如今開了國,倒反成了肱骨之臣——這也是有趣。

沈子明說完了事,那人便又應了一聲,淡道:“不服的,便斬了吧。”

他聞言身上發寒,應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