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3頁)

哪知他們中只有極少數能達到這種效果,很多單獨能灌籃成功,但一有幹擾就馬上失敗。

雖然籃球競技場上,灌籃不是最必須的手法,有時候為了保存體力,還會能投籃成功就投籃,不能才會殺入禁區在多方“圍剿”中扣籃得分。

但這档節目定義為《青春與灌籃》而非《青春與籃球》,就是因為這档節目的核心還是凸顯籃球競技中的灌籃特技。

“為什麽是灌籃而不是籃球,因為灌籃最像一個人一生中的青春,它是最熱血,也最轟轟烈烈的存在。”

“你們一個個在對手面前畏畏縮縮灌不起籃,如何映襯得起青春的熱血張揚。”

明曉說著那群少年,有人聰明的領悟了這档節目的宗旨,有人還糊裏糊塗覺得她在為難人,認為她拍個宣傳照幹嘛弄那麽多事。

“把我們拍帥不就行了。”

有人也知道灌籃的男生最帥,只要求明曉做到這一點,其他不追求了,甚至是之後正式開拍的比賽,也希望有腳本把他弄帥一點。

“抱歉,這是競技綜藝,沒有腳本,每場比賽都是實打實拍攝,你要帥就自己表現好一點。”

明曉冷漠的拒絕那個長得有幾分帥氣的17歲少年,少年本來覺得他是這次40個籃球少年中模樣長得最好的男生,肯定會在節目中受到重視,畢竟現如今的社會顏即正義。

但沒想到明曉從看他灌籃動作的虛軟無力就預估了他“活不過”《青春與灌籃》三期。

“希望你們記住,《青春與灌籃》前期是五場淘汰賽,40人最後只會角逐出15人進入後面的3v3跟5v5晉級賽。”

明曉把前期有些殘酷的淘汰賽說清楚,然後看了一眼覺得靠臉能在她競技綜藝裏混到最後的少年,覺得他想的太天真。

果然等到了中午錄制第一期淘汰比賽,四十個少年抽檢組隊進行比賽,那個長得有幾分帥氣的少年何建就差點因為完成不了比賽中必須完成的兩次灌籃得分而被淘汰。

最後他勉強完成,可以順利晉級,但是李牧寒這邊的評分卻非常低。

同樣,因為賽制要求任務,比賽過程裏,少年們狀況頻出。

“你為什麽最後不把球傳給我?”

“我傳給你我就要完成不了任務了。”

“但你也不能只顧著你完成任務啊!”

“這是一個團隊賽。”

……….

在爭吵之中,終於有一些真心熱愛籃球的少年說出了籃球競技的真正的精神。

而這些明曉帶著攝制組都沒有幹預,只是靜靜的拍下每一個少年面對個人任務和團隊任務的選擇和態度。

李牧寒作為這些少年的導師,除了需要為這些少年的表現打分,在擁有三張保人卡,可以留下沒有完成個人任務但是綜合能力很優秀的選手,他最終選擇留下的少年也都是更注重團隊精神的人。

這一點倒是明曉沒有提前跟他溝通,只讓他根據自己的想法留下他想要留下的人,但是兩人就是默契的知道籃球競技真正需要培養的籃球精神是什麽。

如此問題重重的拍攝了一天,《青春與灌籃》的第一期淘汰賽終於拍完,少年們和工作人員都非常疲憊,但一群人還是為了慶祝拍攝成功去聚了餐。

而到了聚餐地點,本來因為完全出乎他們意料的淘汰賽而受幾分打擊的少年們又都活潑了起來,一掃頹靡的熱鬧起來,敞開肚子吃東西。

明曉看著他們的恢復力,忍不住在心裏笑著感慨青春真好。

永遠有著這麽強大的恢復力。

“明姐,來來來我們敬你!”幾個少年白天拍的時候,還有些小瞧明曉,現如今卻忍不住端著果汁過來給她敬酒,直白的說著他們對她投籃的佩服,同時也對她賽制設定的傾佩。

“聽小王說,你的賽制設定不僅僅考驗的是我們的籃球技巧,還是測試我們的籃球精神。”一個少年提到了一個看出明曉賽制設定的“玄機”的男生王童立,明曉為此去看了那個男生,發現他也在看她,被她看了還不好意思的臉紅起來。

“我就瞎猜。”王童立解釋他揣摩明曉賽制設定背後的寓意,明曉對他點點頭表示贊許,對此激起了他的勇氣過來問她如何能投球透那麽準。

“練習,每個方位不停的練,練出手感自然就站拿都知道如何上分。”

明曉說出她的神投手秘訣,那也是逃不開練習。

“我也練,但是練不好。”王童立有點失落的表示,誇明曉還是這方面天賦好,聰明才能練出來,明曉也不否認,籃球這方面除了苦練也的確逃不開天賦。

畢竟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也離不開百分之一的天賦。

“你天賦也不差,加油……”

明曉想著白天王童立的表現鼓勵他,王童立有些高興,正準備跟明曉說他是她學弟,一聲驚呼從不遠處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