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李知堯打下正臨城後,北方的州縣官員一個看一個,都紛紛向他投降。此時民間流言更是傳得極盛,都說朝中奸佞導致天災,晉王這是在替天行道,且他才是真龍天子。

他從蠻州順順利利打到正臨城,勢如破竹,也越發讓老百姓信了這樣的流言。

事情發展至此,趙太後在宮中慌得戴護甲的手指尖都快顫起來了。秦志方老了不頂用,周賢明已經戰死了,眼下朝中能用的人沒幾個,只能從外地調。

好在呂問回來得及時,從南境回到京城,片刻也未休息,便匆忙進宮去求見了趙太後。趙太後此番見了呂問,便猶如見了大救星一般,殷勤得一口一個“大將軍”。

她親自下了羅漢榻讓呂問免禮,又是賜座又是奉茶,拿他當個最信任人待,好像完全忘了當初她為了提拔樓驍,把他明升暗降了的事。

幸而呂問不是愛計較這些的人,現今國難當頭,掃平叛賊才是最要緊的,所以他對趙太後無有什麽情緒,只一臉鄭重地問她:“太後娘娘,北方現在是什麽情況了?”

趙太後看著呂問的臉心裏便覺得踏實,與他說:“晉王已經攻到正臨城了,周賢明戰死了,我們損失了不少士兵,投了晉王的也有不少。北方那些州縣,也有許多都投了。”

呂問低眉想了一下,起身抱拳,“臣跟隨晉王打過幾年仗,最是了解他,便讓臣出征吧。”

趙太後看到呂問後心裏踏實便是這個原因,呂問是現今朝中唯一一個,跟李知堯作過戰,對他的作戰策略和風格都很了解的人。他們軍隊多,讓呂問領軍,沒有再敗的道理。

趙太後滿眼殷切地看著呂問,“掃平叛軍之事,都交給呂大將軍了。”

在呂問走前,還不忘特意囑咐他:“反賊當誅,不管他從前是什麽身份,呂大將軍都不要心慈手軟。若是活捉不了,戰場上直接誅殺,以保萬全。”

有趙太後這話,呂問也就放開膽了,回趙太後一句:“臣明白。”

得了朝中的任命,呂問回到京中根本未能多做休息,便又領兵上路往北。此番與他一同前往的,還有禁軍統領樓驍。呂問是主帥,樓驍則為副帥。

大軍一路北上到野狼河,呂問把沿路逃亡的散兵全部收歸營中。等到把周賢明帶領的那些散兵全部集結起來,他手下的部隊足達到了七十萬人。

到了目的地,呂問讓自己當先鋒,讓樓驍統領中軍。

樓驍沒有作戰經驗,當上禁軍統領以後,也就熟讀了些兵書而已。平時也向人討教,但那些東西能不能靈活運用到戰場上,是個很大的問題。

呂問知道他的來歷,也並沒有瞧不起他,仍給他絕對的信任,認認真真告訴他,“晉王慣用的策略就是打突擊戰,他依靠經驗豐富判斷準確,行動快,常常讓對手反應不過來。說白一點,他最常用的便是偷襲,做事又狠又絕。如果我們想打敗他,得比他行動更快,更狠更絕。”

樓驍聽了點頭,也沒有爭風頭的心思,只道:“全憑呂將軍吩咐。”

呂問拍拍他的肩,“打過兩回,就知道打仗是怎麽回事了。”

樓驍看著他,鄭重地點頭。

***

李知堯帶著軍隊在正臨城休養一些日子,留下部分士兵看守城池,自己領著十多萬人繼續往南挺進。而再往南,便到了野狼河,面對的就是呂問的七十萬大軍。

李知堯知道此番來的是呂問,心裏自然不踏實。他知道呂問了解他,並知道呂問不是個無能之輩。這樣一個人領著七十萬大軍,他如何能不忌憚?

這世上不是只有他李知堯會領軍打仗,而打仗這件事,雖和天氣、地形、運氣這些因素有關,但與軍隊人數的關系是最密切的。在雙方將領水平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就是看實力了。

李知堯的實力比起呂問根本不值一提,看起來毫無勝算。可即便再沒有勝算,他也不能回頭,這條路走到了這裏,便要繼續走下去。

而呂問也不負李知堯的“期望”,在李知堯的大軍剛到野狼河之時,便帶著他的先鋒部隊,直接對李知堯的軍隊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此時將領換了,連士兵的士氣也不一樣了。

李知堯領兵應戰,卻還是沒能抵擋得住呂問的進攻,堅持一會之後,便被擊潰領兵後退。而他們的撤退路線又被呂問摸準了,讓樓驍在沿路上埋了一片雷。

於是李知堯並沒能如願撤回軍營,在撤退的過程中便踩了這一片地雷。命不好的踩了便死了,命好的便踩著倒下的屍體繼續往前走。

李知堯屬於命不極好也不極差的,被炸得耳朵轟隆一時間沒了聽覺,並被炸傷了一條胳膊,但沒有當場送命,尚且還站得住。

然不久後,呂問率領的軍隊便又追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