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安頓(第4/6頁)

她又說:“路上小心啊。”

姜甜甜:“好的呢!”

她出了門,低聲說:“這家人還挺熱情的。”

陳清風笑了出來:“是啊!遇見好相處的鄰居,總比遇見眼高於頂的強很多。”

他們這段日子看房子,也遇到過破破爛爛也要看不起外地人的本地老阿姨,不曉得優越感在哪裏。不過,他壓根就不放在心裏啊。有本事,比誰錢多啊!呵!

陳清風夫妻討論這家人,這家姓方的也討論陳清風一家三口。

方家老太太的話就是:“儂看他們是外地人啊,將來許是比我們家有出息的。”

這話倒是不假了,人家是正八經的大學生啊,又是那樣好的大學,將來可不會差了。

方家小兒媳今天休息沒有上班,姜甜甜他們搬家的時候,她有過去幫忙,她小聲說:“我覺得,他們家條件不差的!你們他們家人穿的就不差。那個小姜今天問我,哪裏能買到煤球或者蜂窩煤。聽說也要票,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說到這裏笑嘻嘻:“她說他們家賊怕冷,怕凍壞了!你說說,他們是打東北過來的,還怕咱這邊兒的冷。他還問我哪兒能買到柴火呢!你說哪兒有地方賣這玩意兒啊!”

方大娘:“我小時候,那個時候我爹還會在山上撿草,然後送到城裏賣給那大食鋪子呢!不過這都幾十年了,哪裏再有了哦!現在……哎!”

方大娘一下子就反應過來,她小聲兒:“他們是不是想買柴火?”

“那是的啊,他們總不能不做飯不燒炕吧!他們又怕冷。”

方大娘若有所思,隨後低聲:“我曉得了。”

自從把活兒讓給了兒子,他們老夫妻在家裏也沒啥事兒,如果去撿點草回來就能貼補家用,倒不失為一個很好的主意。

當天晚上,方大娘就叫了姜甜甜,兩個人嘀咕了一會兒,很快的達成了共識,一捆草一分錢。

方大娘高興,這不僅多了房租,還多了貼補;而姜甜甜也高興,他們家過來本來就什麽都缺,現在他們馬上就要開學了,自然也沒有時間去搞這些。有人願意賣,他們就願意買的。

就這樣,雙方真是皆大歡喜。

安頓下來之後,夫妻二人又將小家夥兒送到了托兒所。距離他們比較近的這家托兒所一個月是五塊錢,中午管一頓飯。每周休息一天。

這算是最近比較貴的一家了,聽方大娘說,遠一點也有的,價格在三塊錢左右。雖然他們家的孩子沒有送過,不過聽說跟五塊錢的肯定沒有辦法比。

其實方大娘都想說,不如給她一塊錢,她幫著帶孩子。但是這話在嘴裏轉了幾個圈兒,咽下去沒說。

要是普通人,她許是就說了。但是人家是讀書人,讀書人都講究教育,她一個老太太,自認為是教育不了什麽孩子的。也不好就這樣給人家孩子耽誤了。

這一大家子,雖然有些小心思,但是倒也不糊塗,所以不難相處。

忙忙碌碌的租房,忙忙碌碌的搬家,又忙忙碌碌的為孩子找托兒所。等待一切都忙好了,他們才感覺到開學的氣氛。夫妻倆都長得好,所以一入學就引起旁人的關注。不過兩個人都完全不避諱自己已婚的身份了。

因為是第一年恢復高考的關系,好些人年紀都不小了!也有一些下鄉的知青,大概是因為在農村的辛苦勞作,顯得比實際年齡大不少。

其實陳清風和姜甜甜都不算小。

陳清風二十七周歲,姜甜甜二十五周歲的“高齡”,在同學裏算是年紀不小的,但是你看他們外表,說他們是應屆考生,不到二十歲,完全不讓人懷疑的。

長了一張小清新的臉,在這方面就比較讓人羨慕嫉妒恨了!

其實他們倆也不算是傳統那種濃眉大眼的俊男美女長相,若是說起來,他們都有點點寡淡,但是陳清風偏清冷校草,姜甜甜則是小甜姐兒。單獨拎出來一個,未必那麽出名。

但是他們是小夫妻,又考上同一個學校,在同一個班級,整天同進同出,孟不離焦焦不離孟的。這就比較出名了。相當於,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沒幾天的功夫,別說是他們系了,就連別的系都曉得,他們新聞系有一對夫妻,郎才女貌,十分出色。

按理說,都是一屆的學生,他們夫妻這麽出風頭,該是不討喜來著。但是事實證明,完全不是。他們兩個人還真是遊刃有余。一直都格外的討人喜歡。

沒辦法,長得好又嘴甜,誰不喜歡呢!

而且,還會來事兒。

別看陳清風和姜甜甜報考的時候一百二十個忐忑,但是實際上,他們的入學成績已經是偏上遊了。畢竟,他們復習的時間長,人也不是個笨蛋,那就比別人多了不少的優勢。

要說前幾名,那也沒有,不過也相當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