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盛佑帝要推廣棉花種植的事情逐漸的在京城裏流傳開來,負責宣傳的下人每天守在報墻下,面對從十裏八鄉不斷湧來的百姓們,盡職盡責且不厭其煩的回答他們的問題。

百姓們的問題無非是——棉花好種植嗎?種了的話要是長不出來怎麽辦?保暖的效果真的比木棉要好?價格…………

負責的下人們雖然有耐心,但這幾天下來也是說的口幹舌燥、頭腦混亂。

好在,褚空寧很快的便將報紙給印了出來,上面記載的內容簡單而且通俗易懂。

報紙兩文錢一張,分別於報墻下、書坊內、街邊等售賣。

更甚是,褚空寧雇傭了許多的販夫走卒,讓他們走街串巷,去偏遠一些的村子裏兜售報紙。

有些人因為身骨腿腳不好,或是村子離京城內較遠而沒有辦法過來。

能夠過來的百姓不管聽不聽得明白,回去後講解也不可能像是報紙上寫的這般清楚周全。

再者,來京城一趟的費用可不低,窮苦人家更無車馬,也雇不起人,要想消息快速的傳遞出去,還得通過報紙的向外售賣。

且報紙上不僅記載著種植棉花的經驗,需要注意的事項等,還記載著種植棉花後的影響,一些百姓想不明白的事情便為他們掰開來說。

例如,說一說盛佑帝為何要推廣棉花?

棉花如果大面積的種植開來,待長成制作出衣服被褥等後,這些東西對於他們、對於還在塞北苦寒地方鎮守的士兵將領們來說又意味著什麽?

更甚是,棉花對於大蔚朝來說到底有著什麽深遠的意義。

上面的種種問題皆於報紙上寫的清楚詳細。

報紙一經發行,更是引起了文人墨客們的重視與討論,如此涉及到民生之物一直是古往今來不可忽視的話題。

現在將一切攤開來講的通俗直白,廣傳各地,那些個或墨守成規、固執己見,或想法淺薄的人想必也會思索其中的幾分道理。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接受一種新的改變。

即使這種改變是好的,但它現在也是無法預料的。不敢嘗試的邁出第一步,就永遠不會得到結果。

而當這種改變慢慢的滲透其中時,棉花的推行令勢必要更加的容易。

………………

五天、十天、半個月……棉花被公布出來後,不過才用了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讓消息傳遍京城與周圍各地,甚至更遠。

並且百姓們接受良好,甚至有的村子已經領了棉花,由專門的人前去教授他們如何種植。

當這種影響隨著報紙的快速銷售,開始由京城附近擴散到大興城西河等地時,盛佑帝也正式頒布了棉花的推行令,並將棉花種送往各地各州的任務交由褚空寧負責。

這卻是件輕松又容易辦的好差事,看盛佑帝的意思,若是褚空寧辦得好的話,獎賞必然是有,再往上升遷也不是不無可能。

而褚空寧怎麽可能辦不好。

在棉花剛被公布出來的這段時日裏,褚大將軍笑容滿面,逢人就誇自己的女兒,對他們講起棉花之事。

知道棉花是什麽嗎?我女兒叫人尋來的。

知道棉花有何妙用嗎?

不知道,那就去看看宣平大街上的報墻,還有現在到處發行的報紙。

不樂意聽?

不行,我得給你們講講,棉花好啊,做成被子的話,蓋著比絲綢被暖和,眼看著快要入秋,你們府上都不考慮更換一下嗎?

現在棉花還沒有種植出來,怎麽換?

不急,大家府裏的地那麽多,分出一兩塊兒來種植棉花,明年不就能夠收獲了嗎?

再說了,也正巧可以為陛下分憂,一舉兩得之事啊。

誰跟你一舉兩得!大臣們不禁被褚藩良煩的夠嗆。

這裏面又分為幾種情況,武將們自然是為大將軍馬首是瞻,文臣們這邊,官職不如他的不敢反駁,面上還得笑呵呵。

官職和他一樣的也不敢甩臉就走。

為什麽?

因為每次褚藩良拉著人說個不停時,都是在剛上朝或是剛下朝之後。

這種時候,上朝前離不開,下朝後盛佑帝又還沒走遠,現在正是推廣棉花的關鍵時期,他們可不敢走。

走了,不僅是甩臉給褚藩良,也是明面上在駁盛佑帝欲要推廣棉花的決定。

尤其是在之後的一次早朝上,盛佑帝誇贊褚藩良為棉花推廣所做的“貢獻”後,便順水推舟的正式下詔棉花推行令。

褚藩良說的更加起勁兒,大臣們就更要聽著,心中不得不懷疑起,褚藩良是不是早就暗中得了盛佑帝的指示才……

於是,甭管樂不樂意,這些大臣們被褚藩良硬是拉著閑扯一通後,回家也得吩咐下去,購買棉花在地裏面種植。

京城裏的高官大臣們都開始行動起來,尚且在猶豫觀望的百姓們哪裏還有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