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簽約(第2/3頁)

“合作愉快。”

他們默契的同時轉向面對記者,任由閃光燈記錄下這一刻的場景。

恒浚終於徹底拿到了這個項目,而作為首次擔當大任的舒清因也向台下的恒浚高層們證明了她的能力。

光環對她而言只是加成,舒氏的保駕護航和她本人能力相輔相成,替恒浚漂亮的完成了這場開局。

無須任何相關文件,整個董事會默認,小舒總從此正式加入恒浚管理高層。

在名字落筆那一刻,舒清因才覺得事情真正結束了。

恒浚和柏林地產精心籌備多時的簽約儀式,其實從入座到完成,掐頭去尾一些不重要的流程開場,也不過就十幾分鐘的關鍵時刻,就為了這麽十幾分鐘,她已經不記得自己有多久沒睡過好覺了。

今天結束,應該能睡一個長長的覺。

簽約儀式過後,是公開的采訪環節。

柏林地產的負責人並沒有答應這場采訪,但媒體們還是抱著希望的將話筒和鏡頭伸了過去。

卻被孟副總直接攔下,“抱歉,沈總待會兒還有要事處理,如果你們對這次合作還有疑問,可以直接去問恒浚那邊。”

記者抓緊時間問了個稍敏感的問題,“傳聞柏林地產在建築招標之前就已經和恒浚接觸過,那是否證明從一開始柏林地產屬意的合作對象就是恒浚,招標其實只是個幌子呢?”

孟副總蹙眉,剛想說這個問題不便回答。

原本背對著鏡頭的男人忽然轉過身,垂著眼皮,懶散而又倨傲的笑了笑,“柏林地產既然深入大陸產業,那麽一切流程自然是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去辦,與其說柏林地產原本屬意恒浚,換個角度來說,除了恒浚,還有誰能吃得下這個項目呢?”

確實沒有,且不說恒浚本身具有的強勁企業實力,再往深裏想,原本恒浚股份中就有國控成分在,恒浚幾十年來順風順水,實力和背景缺一不可。

“那沈總又是否信任此次建築開放合作事項的總負責人,恒浚舒副總的能力?”

他們記者進場前都熟背過資料,這次簽字的那位負責人年輕,沒什麽經驗,是頭回接手這麽大的項目,從競標到中標再到正式簽約,可以說是一手操辦,結果居然也給拿下來了。

沈司岸不急不慢的說:“負責人的能力,也是競標的考察條件之一。”

負責記錄的人愣了愣,隨即很快反應過來他的潛台詞。

記者還想問些什麽,沈司岸只是退後兩步,語氣抱歉,“真的來不及了,下次吧。”

在簽約儀式過後不久,柏林地產的高層還未完全離場,只是太子爺匆匆離去。

記者們難免多想。

孟時替沈司岸擋下記者,“沈總這是趕著回家過年,希望大家理解。”

等人一路走出現場,上了車,記者們終於罷休。

沈司岸捏著眉心催促司機,“快走。”

車子發動,將那些記者們遠遠甩在身後。

此時舒清因這邊也被圍堵得水泄不通,幸而她是本地人,所以不用急著趕飛機回家過年,有的是時間慢慢應付這些記者。

在公式化的例行詢問過後,其實當事人和記者對這些問題都不是太有興趣。

都是要逐字修改,確認沒問題過後發上官網用以傳播的正式新聞稿件,普通人眼裏這種新聞通常就簡單的倆字形容,無聊。

寫過無數次這種無聊新聞稿的記者們也是這樣覺得的,所以前些問題都過得特別快。

幾乎是記者公式化的問了,然後當事人公式化的答了,誰都不出錯。

直到記者問到有關於福沛的問題。

舒清因依舊保持著得體的笑容,“麻煩大家問點和這次簽約有關的問題吧。”

記者選擇性失聰,“有傳聞說,這次恒浚轉舵靠向柏林地產,因此和福沛生出了嫌隙,舒總是否可以向我們解答一下,恒浚和福沛的關系是否如初看,您和福沛宋少東的夫妻關系又有沒有因此受到創傷呢?”

這些記者一旦問起這種豪門隱私的問題來,語速比普通的娛樂八卦記者還要快。

舒清因忽然看向鏡頭,柔聲問了句,“鏡頭有在拍嗎?”

記者微愣,“額,有的。”

“那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舒清因瞥了眼周遭都在忙著應付記者的恒浚高層,最終深深吸了口氣,語氣平靜,“有,而且創傷很大,我和福沛的那位宋少東,已經協議離婚了。”

“……”

“……”

“???”

“!!!”

也不知道是誰在這滿室的震驚和沉默中,小聲說了句“臥槽”,接著整個現場又都開始熱鬧起來了。

記者也沒料到能問出這麽個驚天大瓜來,連記錄都忘了記。

新聞官網的正式新聞稿還沒來得及發出來,這種不需要編輯的小道消息先一步以指數式遞增的速度爆炸性的開始傳播起來,根據大眾傳播理論,這樣的消息往往比那些無聊刻板的正式新聞更能引起群眾的駐足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