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店與木材廠(第2/4頁)

程遙遙鄭重其事地將自己的想法提出來:“第一,紡織廠的產品一成不變,在私營紡織廠的沖擊下,紡織廠的效益會越來越差,不再是鐵飯碗。第二,小緋本來的興趣就不在紡織,而在服裝設計。我認為小緋應該讀書,考服裝設計。第三,我跟謝昭很快就要去上大學了,小緋和奶奶也應該跟著我們一起去上海。”

程遙遙說完,見其他三人只是看著自己,提醒道:“我說完了,請鼓掌。”

謝昭第一個反應過來,帶頭鼓掌。謝奶奶和謝緋也跟著拍手。

謝奶奶唏噓道:“遙遙認真起來,還挺像樣兒的。”

“?”程遙遙權當這句是誇獎,嚴肅道:“你們覺得我的提議怎麽樣?”

謝奶奶道:“遙遙說得有些道理。只是這事兒還得聽小緋的意見。”

謝緋攪著手指道:“可這份工是哥哥花了好大力氣幫我找的,我要是辭職了……”

“你哥幫你找工作是為了你,現在讓你辭職也是為了你。”謝奶奶道,“你不用管你哥。你自己是怎麽想的?”

謝昭亦是溫和地點頭。

謝緋糾結了半天,道:“我也有些不想在廠裏幹的。可我辭職了,能做些什麽?”

謝奶奶和謝昭也看向程遙遙。

程遙遙胸有成竹,笑眯眯道:“幹你最擅長,也最喜歡的事呀!”

時近年關。臨安城新蓋的第一商場生意火爆。一月前商場還十室九空,如今卻大排長龍。

最大的三間鋪子打通成一家,粉刷一新,雪白墻面上掛著琳瑯滿目的女裝。

六個穿著統一連衣裙,笑容可掬的年輕姑娘正在招呼客人。

“妹妹你膚色白,選這件黃裙子正合適。”

“拿不準主意沒關系,那兒有試衣間,你可以換上試試。”

“真不好意思,那件大衣只有一件。補貨?那是外國貨,賣完就沒啦。”

臨安城的女人們困在灰藍工裝裏十幾年了,這些時髦亮色的女裝簡直叫她們瘋狂。

特別是在“僅此一件,售完無補”的饑餓營銷下,購買情緒更是激動。馬上過年了,誰都想買件漂亮衣服過年呢!

如今是賣方市場,也沒有人還價,只有為了搶一件衣服拼命差點打起來的。

營業員姑娘們一邊利索地包裝收錢,一邊還要負責勸架。不過忙活一天下來,她們仍笑容可掬,口齒伶俐,比起供銷社冷冰冰的營業員,簡直叫人如沐春風。

她們在這兒賣衣服,是按提成算工資的。賣出一件衣服能賺一塊錢,把嗓子喊啞了也值得呀!

才開張三天,“在水一方時裝店”就成了臨安城女人們的熱門話題。

鄧麗君的歌兒正流行,姑娘們索性將店名簡化成“在水一方”。哪個時髦姑娘要是沒有一件“在水一方”,那可真是太跌份了。

“在水一方”就是程遙遙和謝緋合開的店。這店是交給猴子打理的,兩人從沒去店裏露面,只負責選款。

木材廠的貨車運往省城,回來時捎帶貨物,其中就有大批廣州的時髦女裝。

程遙遙二十年的大小姐不是白當的,眼光相當刁鉆,選出其中最經典漂亮的款式,風靡小小臨安城那是手到擒來。

讓她驚喜的是謝緋的眼光。她的審美與程遙遙每每一致,還熱衷於將那些衣物拆開分解,研究,修改得更加優雅合身。

謝緋從前研究的只有程遙遙那些時髦洋裝。如今有了更廣泛的服裝樣品,靈感火花般不斷閃現。

謝緋把給程遙遙做的那件大衣拆開,重新修改了一遍。當程遙遙穿上時,不由得為之驚艷。

那是一件收腰毛呢大衣,下擺直落到小腿處,勾勒出窈窕曲線。小立領和扣子卻是男裝樣式,釘著幾枚罕見的金屬扣子。

謝昭深深地望著程遙遙,只覺得她穿上這衣服,平添幾分颯爽,英氣與柔美結合,分外迷人。

程遙遙卻看得出這是仿外國騎馬裝的樣式,再加以改良。程遙遙知道謝緋在服裝設計上有天賦,卻沒想到她這麽有天賦。她沒有上過學,也沒有接受過任何培訓,就能無師自通做到中西融合,做出這樣漂亮的衣服。

謝緋跟程遙遙提出:把自己做的衣服拿去店裏賣。她有圖紙,在紡織廠還認識了幾個工友,完全可以做一個小小的制衣作坊,利潤會比賣成衣更高。

程遙遙卻拒絕了,只讓她安心做衣裳。謝緋素來聽話,想著是自己的水平還不夠,便安心繼續待在家裏,為全家人都親自設計了一套新衣。

1978年的春節,甜水村下了一場罕見的大雪。

程遙遙早上醒來時,只覺屋裏格外亮堂。從半開的窗戶看出去,天上洋洋灑灑仍然飄著蒲公英般的雪花。

程遙遙歡喜地坐起身來,揚聲喊著謝昭的名字。不多時,謝昭推門進屋,帶進來一陣冰涼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