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閻觀在荊州城還是很有名的,它位於西城第二門之外三裏的荊州河碼頭旁,靠著半山城墻邊外,據說最少都有七百年歷史了,傳說是前朝末年由一位道教劍士高手建立的,並在此開宗立派。

七百年前,這個地方還是一個深山野林,因為依山傍水被創始人閻仙師看中,而建立起來的小道觀。

鑒於碧朝的皇帝都沒有多少野心,追求的不過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執政理念,所以朝政一起都十分平穩。

一個穩定清明的朝廷帶來的好處就是,人口激增,城府擴大……

荊州城在碧朝期間,人口翻了十倍不止,護城的城墻,都外推新建了三次了。

三百多年前,荊州城為了緩解城市運輸壓力擴建,要在西城之外的荊州河處,建立了碼頭時,這座藏於山水間,只有三進的四合院式道觀才出現在大家的目光中。

起初,大家關注這裏的道士的原因,只是因為發現這裏修行的都不是什麽和善的道士,人數不多,不過個個都是一身殺氣,佩著長劍的。

據有幸參觀過觀中景物人宣揚說,觀眾供奉的不是什麽天尊神尊,而是一把刻著閻字的劍。

為什麽要據說?

因為這個道觀,不接道場、風水、蔔卦、簽文……除了實質的斬妖除魔,什麽都不接。

嚴格來說,其實就連斬妖除魔,如非必要,他們都是不接的。

接的,都是硬渣子,需要動武滅殺的那種。

世事變遷,從深山隱修到身處鬧市,閻觀都沒有多大改變,一直遵從的都是關門閉戶地清修,從不理會塵世變遷,依然過著苦修的生活。

這些都是百姓們猜測的。

閻觀的存在感不強,如果不是百姓每日都有聽到觀內敲鐘的聲音傳來,隔許久或許會有佩著長劍的道士從正門出入,大家都以為這座道觀是一座空觀了。

起初,這個道觀其貌不揚,名聲也沒有什麽。

真正讓閻觀名聲大噪的是,兩百多年前,發生在荊州的,一件震驚碧朝上下的大事。

事件的起因是,荊州太守的千金獨女出外踏青時,因為貌美傾城,被路過的千年蛇妖看上。

蛇妖心生愛慕之下,化作了一白面書生,帶著萬金珍寶作為聘禮,想要上門求娶。

太守對獨女也疼愛非常,見到蛇妖所化的白面書生才情相貌家產都不錯,苛刻地考驗過後,正想答應,卻在關鍵時刻,被一直守護著太守府的牡丹花仙識破真身,借助太守的官印,直接逼出蛇妖的原形。

那足有十丈長,浴桶般粗壯的身軀可是驚嚇到了不少人。

這樣的妖物求親,愛女如命的太守怎麽可能會答應,連忙回絕了。

人妖殊途,何苦來哉。

而千年蛇妖卻是不想放棄,各種表明心跡,低聲下氣,甚至對天發誓,都沒有能獲得太守的準許,原本對他有所青睞的太守千金更是避而不見。

千年蛇妖最終還是惱羞成怒了。

憤怒之下,竟然想引來河水,倒灌荊州城。

放下狠話,如果不將女兒嫁給他,他就水淹荊州城!

聽祖輩的人口口相傳,當時千年道行的蛇妖,是真的引來了滔天的河水的。

情況緊急之時,城裏每家每戶供奉的牡丹花都在發光發亮,太守府的牡丹仙子,更是直接化形,和千年蛇妖大戰一場。

因為蛇妖怎麽說都有了千年道行,更是開過殺戒的,牡丹花仙不敵,節節敗退,眼看滔天的河水就要落下了,太守正準備舍了女兒,換一城平安的時候,一把巨劍從天而降。

蛇妖毫無防備之下,被這把突如其來的巨劍一分為二,身首分離,死得不能再死了。

那環繞著荊州城的滔天的巨浪也被落地的劍氣瞬間平息。

聽老人說,可怕的蛇妖屍體,當時可是在荊州城大街上,展示了一個月,才被皇城到來的欽差運走。

同時接走的,還有太守家那傾城千金,後來被當時的皇帝陛下聖寵,並封為貴妃。

而那把將蛇妖蛇首分離的巨劍,至今還一直立在太守府的門前,供荊州人上香供奉著。

大家才發現,這把巨劍,和閻觀門前,那寫著閻觀兩字的,類似劍型的石碑,很是相似,巨劍上的字體,更是和石碑上的字體一樣,明顯就出自同一人之手。

有人說,蛇妖作亂時,是力有不逮的牡丹仙子向道觀的仙長求助的;

也有人說,蛇妖作亂時,仙人正準備出門/歸家,見到了蛇妖作亂,就順手處理了的;

更有人說,是那蛇妖召喚河水的時候,不小心倒灌了位於荊州河邊的閻觀,激怒了閻觀中的仙人……

猜測很多,不過大家卻是不約而同的想到,荊州城自碧朝建立數百年來,從來沒有聽過有大妖來犯,恐怕都是因為有這道觀高人坐鎮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