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第2/5頁)

而女學嘛,則是由後院權貴婦孺們出資的。

前者是為科舉、國選人才而弄出來的人才培養基地,後者是女性技能學校。

後者則是出於善舉,教授女性讀書識字,生存技能的。

嗯,和林嵐沒有關系,額,應該說是,關系不大,她只是在通信中,給了皇後一個建議而已。

皇後在汴京以及周邊,大手筆的一下子就建立了五六十座這種女子學院之後,就立馬成為大宋的另類慈善潮流了。

比起慈幼院、悲田園這種需要長期大量無底洞地付出的慈善方式,這種只要提供一個場地,然後聘請固定的從業人員,派管家出門管理就可以的,還能長期的收買人心的方法,對於貴婦們來說,實在是更省心。

畢竟支出固定,花費不大,卻能帶來巨大的口碑,和輕易地籠絡了人心,何樂而不為。

可是又因為這些都是私下女眷的慈善活動,動作竟然比起國家主導的,義務教學的學院更為迅速合理,連禮部吏部官員都去找皇後的女官們取經。

可以說,在開民智方面,汴京一下子就直接就走在了大宋的最前列了。

無他,國庫有錢!

趙昀敢肯定,要是在十年之前,他家那個父皇,絕對不敢那麽硬氣,也不敢讓他的“愛卿”們那麽硬氣。

一個平衡處理不好,會翻船的。

但是有了已經推廣出去的高產耐旱澇的糧食打底,吃飽肚子的農民不再時不時暴動,加上這些年朝廷的經營所得,他的底氣十足,有包閻這個搞事的人在,直接朝手底下不幹事的開火了。

趙昀可是聽他父皇說過的,曾經的他其實最想做的,還是裁員。

天知道,皇帝一個人,養著一大群只有俸祿沒事幹的飯桶,有多窩囊來著。

現在好了,這些年來,以汴京為試點的改革十分成功,幾乎上,只要有職稱的人,都找到了事情做了。

做不好?

就可以開心的裁員了。

這個起始於包閻著六元及第的狀元來到翰林院之後。

以顏立本為首的科舉代表,就以自身的遭遇,通過合理的評估推測,痛陳了士大夫、權貴們再為所欲為,土地兼並趨勢要起頭種種,言明此風不正,宋不過百載必亡……

擺出了科學的數據,讓文武百官都無話可說。

顏立本,是公認的包閻黨,同一屆考出來的,被包閻擠下了六元及第的位置,成為榜眼。

雖然是榜眼,但是他仿佛一點都不介意,行事作風十分有包閻風範。

拋出了這麽一個捅破了天的大磚塊後,跟在包閻身後,引動了天下人的討論,辯斥得天下人無話可說 。

美名其曰,辯論,用事實說話。

以此為開始,掌握著節奏般,一步一步地,點燃了平民和權貴們階層之間的火氣。

雙方代表,開始為了一個一個的問題爭論不休。

期間還扯出了舉孝廉和科舉考試,自上而下的各種辯論,將舉孝廉、科舉、恩蔭選材對國家的好處和壞處,該如何改革雲雲。

一吵,就吵了五年,至今還沒有吵出真正的結果。

但是有包閻這個主火力,顏立本帶領著一群書生意氣的翰林平民文官集團作為輿論控制人士,各施所能,翻找著種種的案例,拿出來辯論之後,種種爭議之後,在大義之下,大宋的各種律法,以及職能部門,以不可思議的速度,不斷的完善著。

父皇嘗到甜頭之後,將有心改革的暗示宣揚下去後,聯合了朝中有心改革的百官,成功的出台了一系列的限制權貴們權利,惠及百姓們的律法。

因為有包閻他們在,更有輿論打底,雖然執行起來有些磕碰,但是還真的慢慢的執行下去了。

往常百姓們不注重律法,是因為他們不懂,也無法參與。但是一旦給了他們接觸的機會,更是關乎自身利益的事情,誰都會在意的。

當實惠到手之後,他們有怎麽容許自己的利益失去呢。

就是為了子孫後代,都得拼一下啊!

自然就是繼續關注並了解更多了。

這一場改革就這麽在雙方的辯論爭論,然後在皇帝的第三視覺,全程監控下,雙方都各退一步的立法,開始了。

因為有水泥這麽一個神器,路鋪起來之後,誰與爭鋒!

政通,先得路通,路通了,消息、人流、還有商業就通了。

有汴京作為模板,正在試驗中。

立法成功後,再一步一步的蔓延出去,全國實施,只是時間問題了。

如果不是要死命的握著水泥配方,盡量延緩著外泄,皇帝都想一下子將路鋪遍大宋了。

“太子回來了?見了梓童了嗎?”

一項項的事務攤派下去,待百官離開後,皇帝總算用空理會他,許久不見的唯一的兒子趙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