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3頁)

重獲新生之後,盛長樂看著這宮門的一瞬間,種種往事浮現在眼前,心下還感慨萬分。

隨從只能等候在宮外,盛長樂攙扶著老夫人進宮,徑直去太後日常起居的長生殿覲見。

金碧輝煌的長生殿內,徐太後一身金鳳刺繡常服,雍容華貴,氣度非凡的高高端坐在寶座上。

徐太後今年也就三十出頭,原本是先帝寵妃,在先帝末年才廢後改立。

先帝駕崩,徐後當時膝下無子,便扶持了年僅十歲同樣生母早逝的九皇子李元璥登基,這幾年來新帝年幼,四面八方虎視眈眈,借著徐孟州和寧國公府的幫扶之下,先後剿滅逆王,驅逐外族,鏟除佞臣,平衡權貴……幾經周折,動蕩不安的朝政局面才暫且穩定下來。

盛長樂十二歲之前被太皇太後養在宮裏,所以徐太後也算是從小看著盛長樂長大的,盛長樂也眼睜睜看著徐氏如何一步步坐上太後的位置。

前世因為盛長樂的從中挑撥離間,使得徐太後和徐孟州鬧到決裂的地步,最後徐太後被架空實權,估計落到李元璥手裏,下場也不怎麽樣。

兩祖孫進殿叩拜,“臣婦(臣女)恭請太後娘娘萬福金安。”

徐太後廣袖之下,指尖輕擡,“免禮,給盛老夫人和熙華郡主賜座。”

“謝娘娘。”

盛長樂攙扶祖母起來,二人一前一後入座。

盛老夫人笑容可掬,溫聲說道:“原本老身應當昨日便領著孫女進宮謝旨的,不過年紀大了,不慎吹了冷風有些頭疼,這便拖延了一日,還望太後娘娘見諒。”

徐太後瞄了一眼盛長樂,抿唇笑道:“是麽,哀家還擔心是這樁婚事不合熙華心意……”

這話,頗有提醒盛長樂的意味。

盛長樂連忙應聲:“首輔天縱英才,人中龍鳳,熙華本就仰慕已久,此番能得聖上和太後娘娘恩典賜婚,實在受寵若驚,又豈會不合心意?”

徐太後笑著頷首,“如此便好,吾弟前些年為國事日夜操勞,自己婚事無暇顧及,一直耽誤到了現在,也是聖上體恤,做主賜下金玉良緣。

“想來熙華郡主姝色無雙,才情卓越,又是孝懿皇太後親手撫養長大,身份尊貴,秉性賢良,端莊大方,與吾弟也算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盛長樂還有些靦腆道:“太後娘娘謬贊,能許配給首輔才是熙華的福氣。”

徐太後輕笑道:“你既是在宮中長大,此番奉旨嫁入寧國公府,宮裏也算是你半個娘家,你只需安守本分,若是誰待你於虧,隨時可進宮與哀家說,哀家與聖上定會為你做主。”

盛長樂聽聞“宮裏也算半個娘家”這番話,心下還稍微有些吃驚……她印象中,徐太後向來不待見她來著?說這些話也太裝模作樣了吧。

太後的問話,盛長樂都一一應對。

說話之時,徐太後還讓人沏上熱茶,霧氣騰騰,茶香縈繞,道:“這是今春剛上貢的顧渚紫筍,盛老夫人要是嘗著合適,稍後帶些回去。”

又審視盛長樂兩眼,想了想,道:“哀家前些日得了兩匹霞影紗,一直也沒用上,熙華你拿回去裁兩件春衫穿吧,想來你這年紀的小姑娘穿著才好看。”

盛老夫人起身,與盛長樂齊齊謝恩,“謝太後娘娘賞賜。”

正在喝茶說話之時,外頭傳話說是首輔覲見。

盛長樂聽聞徐孟州來了,沒想到這麽快就能見到他,還稍微有些吃驚。

隨後盛老夫人和盛長樂退到後殿回避,宮人將徐孟州請入殿內。

盛長樂心下暗喜,從後殿探出一雙眼睛,偷偷的往外瞄了一眼。

就見身姿挺拔修長的男人大步邁入暖閣,身著昭示身份的特賜大紅五爪蟒龍紋朝服,龍章鳳姿,鋒芒畢露,仿佛他往那裏一站世間萬物瞬間變得黯然失色。

現在的徐孟州,還是那個高高在上的一朝首輔,眾人皆知,他生得一副霽月清風的俊美外表,卻有著超脫於年紀的沉穩內斂,處事手段高超,狠辣老練,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寧國公府的掌權人,滿朝文武無不對他惟命是從。

盛長樂自小出入皇宮,時常與徐孟州碰面,還曾跟著淮安公主一起喚過他小舅舅,曾一度當他是長輩來著。

直到聖旨賜婚,始料未及的她嫁給了他。

看著本該已經命喪黃泉的人,如今卻活生生的站在面前,風采依舊的模樣,心下情緒難以言喻,盛長樂唇角不禁流露出一抹笑意。

這次,她會跟他好好做一世夫妻。

徐孟州身上還帶著外頭的寒意,徑直走到徐太後跟前,伏首行禮道:“臣參見太後娘娘。”

徐太後詢問,“有何要事?”

徐孟州眸光暗沉,似乎心事繁重的,一時也沒注意是不是有外人在此,便開口道:“臣是想退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