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2/3頁)

他倒吸一口涼氣,氣得牙根發顫。

好個蘭知府,竟然如此下作地設計陷害他!

男人胸腔劇烈起伏著,忽地眼前一片暈黑,翻著白眼昏厥了過去。

李家……難保。

跪在地上的姑娘不經意擡頭和蘭沁禾對視一眼,蘭沁禾微微點頭。

那人低頭,斂去眼中的銳光,又變成了普通農家姑娘的模樣。

待這場紛亂結束,她才回了納蘭玨旗下的指揮所復命。

……

常州知府查出了李家逼迫百姓逃稅一事風一樣吹遍了南北,李家在職的幾位官員即刻捉拿查辦,全府抄家清算入庫,幾日之間一座大廈便倒了下去。

這是件驚動朝野的大事,殷姮在京師聽到了消息,笑著嘆了口氣。

沁禾,好利落的速度。

常州知府的名號一時引起了熱議。有了這一件砝碼,官路想不通暢也難。

她到了常州任職四個月,先後治好了一省的雞瘟,接著將兵防全部替換,現在又查了件這麽大的案子,對於普通官員來說,這些功績足以保調入省。

但這會兒比起常州知府的政績,他們更在乎的是這一系列事情背後牽動的根本——王萬兩黨之爭。

京師·內閣公署

殷姮坐在位子上翻看兩日以來各地送的奏疏,當她打開江蘇的急遞後,她愣了愣,接著起身,猶豫地走到了萬清位子前。

“萬閣老。”她輕輕喚了一聲。

萬清手裏的筆停了一下,擡頭看她,“是出了什麽大事嗎?先拿給王閣老看吧。”

殷姮勉強笑了笑,她沒有說話,默默地將手中的奏報遞給了萬清。

萬清接過一看,上面的內容十分簡潔明了——

江蘇巡撫兼布政使淩翕於六月初二暴斃,請內閣擬定新任官員。

她愣了一下,隨後面色如常地將奏疏還給了殷姮,輕聲道,“好,請王閣老過目吧。”

殷姮看著面前的老人,訝異她的平靜。

淩翕和萬清是三十年的患難至交,她怎麽會對淩翕的去世這般淡然?

“那……下官去了。”她遲疑地走了兩步,回頭看見了萬清接著提筆寫字,面上沒有分毫的動容,還不如聽到一個陌生的同僚去世來得感傷。

王瑞接過了奏疏,看完後第一反應也是去看萬清,見她戴著叆叇不動如山,遂疑惑地同殷姮對視一眼。

“萬閣老……”他小聲開口,小心地打量萬清的神色,“要不然今天您回去歇一晚吧?”

萬清擱了筆,坐在椅子上轉身看向王瑞,笑道,“閣老都還沒走,我有什麽可歇的。”她下巴指了指王瑞手裏的奏疏,“江蘇有倭寇出現,布政使的缺不能耽擱,咱們快些議個人選吧。”

王瑞啊了一聲,遲緩地將奏疏鋪在了桌上,“萬閣老說的是,那準備一下,我們先擬出幾個候選,明日再由聖上定奪。”

這話一出,公署裏的群輔們紛紛起身,低頭拱手道,“是。”

江蘇位置特殊,是從前的皇都,又是賦稅種地和沿海的岸口,這是個不亞於京師的重要樞紐,要在這裏擔任布政使的人必須是國士樣的人物。

王瑞前兩日就接到了老家的信函,哭訴常州知府對他們百般刁難。

蘭沁禾以雷霆之勢處理了李家,王家她暫時還沒動,但也只不過是在靜候時機罷了。蘭沁禾在常州一天,王瑞就不得安寧一日。

現在常州文有蘭沁禾,武有納蘭玨,被萬清咬得死死的,如果江蘇布政使再是萬清的人,那就真是一場災難。

因此這個江蘇巡撫兼布政使,王瑞是一定要爭的。

而對於萬清來說,損失了淩翕已經是少了她半只臂膀,若是再讓王瑞搶占了江蘇,她就再無後背支撐了。

“萬閣老,萬閣老?”禮部尚書輕輕碰了碰萬清,“閣老在等您回話呢。”

萬清一怔,接著回神對著王瑞歉意地笑了笑,“方才有些困頓,閣老問我什麽?”

“閣老問您,您打算舉薦何人去江蘇。”吏部尚書提醒道。

王瑞將萬清的模樣看在眼裏,他心裏嘆了口氣。

人老了,經不起這樣的離別,剛強如萬清,終還是邁不過七情六欲的。

這會兒的萬清心中並無傷痛,她面色如常,議論著如何處理淩翕的後事,仿佛那同她無關一般。

生死之慟從來不是疾風驟雨,它是在往後的日子裏看見故人留下的蹤跡後,才一點一滴地漫過口鼻。那樣的痛如跗骨之蛆,甩也甩不走,一日日地發酵膨脹。

萬清茫然著,她知道淩翕去了,可沒有一點實感,仿佛一切都還是兩人並肩前往殿試那日一般。

“老妹妹,我先走了。”恍惚之間她似乎聽到了有誰在說話。

萬清猛地扭頭,她站在內閣中堂,門外的漢白玉石階直通正門,朱墻黃瓦,浩然巍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