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天上京”(第二版)(第2/3頁)

江尤在朝堂上大發神威後,就有不少士族名士對她頗有微詞,她畢竟殺了一個士族,雖然她殺時扣下了反賊的帽子,但士族還是很不滿。

那些人在私底下稱,孟國如今有孟宣太後與長公主尤,乃牝雞司晨,是亡國之兆。

“對,我的意思是,此番魏國歸還領土,割讓出來的土地,乃是我的封地。”

江尤早就想這麽幹了,經過這一段努力,她發現一個問題。

那就是國都這邊,士族的力量實在太大了。

那些士族在國都紮根後汲取百姓生長,如同一棵棵參天巨樹,私底下盤根錯節,難以拔除,她在國都建個育嬰堂都有一堆人給她使絆子,鬧得她連紙都不敢拿出來,生怕拿出來就會引來多方覬覦,最後被紅了眼的士族給搶咯。

之前她和江林恭合作,用了江林恭的力量立威,後來她發現,江林恭並不可靠,他明面上支持她,實則背地裏還和孟宣太後聯系。

說來也是,如果江林恭可靠,孟國王室怎麽可能孱弱至此?

想要強大,還是只能靠自己。

江尤手上是有兵的,那些俘獲來的魏軍都可以化為她的力量,只要她願意,以她的名聲登高一呼,想必國都附近的百姓都願意跟著她。

但那些都是無法彰顯的力量,百姓更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能動用百姓的力量。

魏軍還未歸心,江尤用的並不順手,她需要自己的地盤,好好訓練自己的兵,同時同化魏軍。

國都不可能成為江尤的地盤,於是江尤將主意打到了領地上。

長公主是有領地的,只是從未有女子掌管過領地,長公主的領地多是屬於宗室,由宗室子弟代為掌管。之前孟魏大戰,孟國剩余土地不足一半,更是沒人提起給江尤封地了。

如果給江尤封地,按照長公主的五百裏要求,現在孟國剩下的土地都是江尤的。

忠州之外,包含上霸,一直到魏國的清州,連起來倒是差不多五百裏,是長公主封地的規格。

“想必魏君與太後右相,不會同意此事。即便是宗室,也會反對的。”孔直覺得江尤這個想法不太可能實現,那麽多土地給江尤,孟國和魏國同時瘋了吧?

“魏君會願意的,而宗室與太後右相,我自有辦法。”江尤覺得魏婢子身邊還是有能人的。

若是將那些土地給了江尤,就等於將孟國一分為二,一邊是原來的孟國,一邊是江尤的領土。

名義上還是一個孟國,卻變成了兩半,這種內部分割最容易引起戰爭,如今魏國呂國自顧不暇,無力再與孟國為敵,那就給孟國埋個必戰的隱患,何樂而不為?

而且清州至上霸的百裏土地,多為山區,耕地稀少,自古以來就是邊關荒涼之地,魏國並不看重,若能以百裏土地換回他們的名將,估計是願意的。

畢竟孟國還願意用上霸到忠州那麽大的地方,去換邊方呢。

至於宗室嘛。

江尤喚來了花容,“今夜你入宮同厲鬼說明,決不能讓孟宣太後活過今夜。”

如今宗室、右相與孟宣太後是三足鼎立,他們有種詭異的平衡,再加上三方有個共同的假想敵江尤,表面上他們還挺和諧。

只要一方突然消失,三足鼎立之局不在,江尤就不信他們不打起來。

打起來才好趁亂得到想要的,江尤很喜歡發“戰爭財”。

孟宣太後死的太突然了,而且她的死充滿了蹊蹺。

下午她召見了公子文和江林恭,晚上她就咽了氣,死前面目猙獰,嘴中不住咒罵公子白,稱是公子白殺了她,要宗室為她報仇。

於是一直沒有正面交鋒的兩股勢力,突然對上了。

江林恭和右相在朝堂上直接吵了起來,江林恭認為公子文乃是嫡長子,如今王上太後都去世了,自然由公子文繼位,無須爭執。右相認為公子文才不配位,說公子白才是真正的英主。

於是一場王上是需要出身還是需要才華的爭論開始了。

這兩方吵得面紅耳赤,孟宣太後死後,朝中宣國的勢力以及宗親勢力全開始支持公子文,這兩股勢力之前右相都不放在眼裏,如今卻因此頭疼不已。

實在是孟魏一戰世家豪族消耗太多啊。

就在此時,魏國又傳來一個讓右相和江林恭同時發懵的消息。

魏國願意割讓清州之外百裏土地給孟國長公主尤,同時歸還孟國所有領土,只求孟國歸還將軍邊方,同時,魏國割讓與歸還領土,必須由江尤掌控,也就是說,魏國國君給江尤封地了。

這操作真的是讓全天下都不明白了,魏婢子什麽時候這麽好說話了?還有,這長公主尤和魏國國君不是打的很激烈嗎?長公主尤才發了檄文怒罵魏君,怎麽後腳就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