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正當後宮眾人還沉浸在麗貴姬被賜死、懿容華貶為庶人打入冷宮的消息中,沒有回轉過神來的時候,乾元宮頒下了謝太後即將過五十五歲壽辰的旨意。

不僅如此,聖旨中還點名了讓各地藩王和周邊附屬小國,前來朝賀祝壽。

此道旨意一下,頓時讓前朝後宮的所有人都驚詫無比。

這宮裏誰不知道,謝太後最不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過生辰。

至於謝太後為什麽不喜歡過生辰,宮內私底下一直流傳著多種版本,說法最多的還是謝太後的生母,是因為生她難產而亡的。

當然,這個說法也只限於傳言,是不是真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就這樣,因著謝太後從來不過生辰的緣故,弄得皇上和後宮妃嬪,也只好跟著不過生辰了。

現在卻突然來了這麽一出,眾人除了訝異之外,心裏猜測著,難道是謝太後覺得五十五歲壽辰比較重要,突然又想過了,這才讓皇上頒下這道聖旨的。

只是謝太後的生辰是在十月中旬,而現在已經是七月下旬了,只有兩到三月的準備時間,說實話,時間上有些太趕了。

特別是各地的藩王,要是封地離得近一點的還好,要是那封地離得遠的,從聖旨傳達到的那一刻開始,可就就要緊著往京城這邊趕了。

不過,這些都不是眾人操心的事情,從聖旨的下達的那一刻開始,她們要操心就是在聖壽節上,要給謝太後送什麽禮物。

畢竟太後娘娘生辰,送的禮物也不能太寒酸了不是。

不過,要是能讓謝太後看進眼裏,替她們在皇上面前美言兩句,那也值了。

所以,一時間,前朝後宮的眾人都開始各顯神通,為謝太後生辰禮物而操心上了,就連玉芙宮也不例外。

看著這種場景,蕭婉詞忍不住感嘆。

幸好謝太後不是年年過壽辰,要是年年過的話,光想著每年送什麽生辰禮,是不是想的也頭禿啊。

*

過完了中秋八月十五,天氣一日涼過一日,下過兩場秋雨後,日子過的飛快,轉眼就進入了深秋十月。

稱病許久的夏皇後,也在謝太後的說和下,終於被衛離墨放了出來。

夏皇後復出,最先恢復的自然就是每日清晨的鳳儀宮請安了,為了此事,賢妃還拉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冷臉。

好在皇上並沒有下旨意,讓她將六宮宮權還給夏皇後,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夏皇後當然心裏不舒服,可惜在謝太後那裏旁敲側推了兩次,都被謝太後模棱兩可的話,糊弄過去了。

她也只好作罷。

*

隨著謝太後生辰臨近,各地藩王入京,整個京城開始漸漸熱鬧起來,宮裏也不例外。

今日不是這個王爺進宮覲見皇上,就是明日那個王妃進宮給太後皇後請安,一時間後宮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先帝膝下存活下來的皇子,總共有五位,衛離墨行三,憑著自己的嫡子身份,封為太子,繼承帝位。

當年的大皇子,也就是現在的端王,因有腿疾,不良於行,再加上生母位份低,雖為皇長子,可早早的就失掉了競爭帝位的資格。

先帝二皇子,得封康王。

按說在儲君之爭中,康王是最有能力同封為太子的衛離墨,有一爭之力的人,可惜生母雲妃,卻在昔日的宮鬥中敗下陣來,遭了先帝厭棄。

再往下,就是四皇子平王。不過,從他的封號上就可以看出,他並不怎麽得先帝寵愛。

五皇子早殤,雖序了齒,卻並沒有長大成人。

六皇子豫王,是年齡最小的幼子,只有十四歲,也最得先帝寵愛,可也正因為年齡最小,還沒有來得及建立屬於自己的勢力,先帝就駕崩西去了。

說起這幾位,那就不得不先說說當年的儲君之爭了。

先帝死前的頭一年,察覺身體有恙後,不知聽了哪位大臣的建議,就將年長的端王、康王、平王趕到了他們的封地去,並下旨,三人無召不得回京,當時只留了最小的豫王在身邊。

等到先帝駕崩,幾位王爺回京奔喪,可惜那時木已成舟,衛離墨早已登基為帝,想爭位的他們,就是想使點絆子,都不能夠。

等辦完先帝的國喪之後,衛離墨做的更絕,以新帝的身份,又將幾位王爺趕回了各自的封地,順帶著還讓他們把自己的母妃,一起捎了回去。

美其名曰,讓太妃們頤養天年,同自己的兒子孫子,共享天倫之樂。

當時就把眾位王爺氣得都想罵爹了。

他們當然不想回去,比起京城的繁華富庶,他們封地實在是不怎麽樣,也就端王因有腿疾,先帝出於一種補償心理,那封地還算比較富庶

可惜啊,衛離墨根本不管這些,連最小的豫王都不能留下,其他的幾位王爺想留在京城,那就更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