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定情信物(第2/3頁)

太子和信王能查到的,不過也都是些啟和帝查剩下的罷了。

“以前只有一位太子便罷,怎麽如今這位信王,似乎也緊盯著大人您不放?”衛敬發出了人生疑問。

“他們可不一樣。”

衛韞慢條斯理地斟了一杯茶,端起來,“太子是一心想讓我死,而信王,是想拉攏我。”

雖是不同的作為,但到底目的卻是相同的。

因為在衛韞的手裏,有著一支驍騎軍。

那是當年啟和帝請衛韞入朝時,便傳遍朝堂的事情。

驍騎軍由身懷異於常人的力量的兩千異族人組成,屬世襲軍,自大周建朝以來,便一直作為保護皇帝的特殊勢力而存在。

但令人尷尬的是,這支驍騎軍卻一直拒絕為啟和帝所用。

因為他並非純正的天家血脈,而是先皇母家大房的嫡孫。

先皇一生子嗣艱難,僅有的四個兒子皆死得不明不白,而當時的皇太後仍有垂簾聽政之心,便想做主從母家將長房嫡孫過繼給了先皇。

彼時先皇正深陷於喪子之痛,並不願過繼他人的兒子作為自己的皇子。

但皇太後見先皇日漸衰弱,便與自己的母家開始謀劃著奪位一事。

後來,奪位事成,先皇怒極哀極,當天駕崩。

但令皇太後沒有想到的是,她選定的這位乖順聽話的未來皇帝,實則極具野心。

不過幾年的時間,皇太後的垂簾夢碎,處處受制於新帝,郁郁而終。

大周似乎仍是以往的大周,但又好像早已在無形中姓了別家的名姓,而不變的,仍是那站在金鑾殿裏的大臣。

一朝天子一朝臣,似乎許多人早已將那一場血腥的宮變給忘得幹幹凈凈。

世人或許都會忘卻,但驍騎軍卻不會忘記他的名不正言不順。

於是兩千驍騎,一夜之間消失無蹤,無論啟和帝如何尋找,都再難找到其蹤跡。

而兩年前,他卻在衛韞的手裏見到了驍騎軍的那枚材質特殊的透明的驍騎令。

那是啟和帝多少年都未曾尋到的物件。

而啟和帝之所以請衛韞入朝,一是看重他冠絕天下的才智謀略,二是為了他手裏的驍騎軍。

驍騎軍當年除了皇帝的親衛軍之外,還替大周的歷代皇帝掌管著天家的私庫。

啟和帝沉迷修仙練道,大興土木,不知建了多少道觀,又耗費了多少人力財力去遍尋天下靈材煉制丹藥。

如今的國庫,早已經不起他的折騰了。

而那天家私庫裏的錢財,便是他的第三個目的。

啟和帝有這樣的心思,信王和太子自然也有。

他們父子三人,到底是殊途同歸。

“此事便不必再管,你且先給我盯緊吳孚清,他近來可不太安分。”

最終,衛韞囑咐道。

衛敬當即拱手,“是。”

一杯茶飲下,衛韞擡眼看向對岸時,正看見高欄上竟站著一人,正是吳孚清。

吳孚清穿著絳紗袍,站在那兒的時候,正盯著衛韞這邊看,不妨撞上了衛韞的目光,他便露出笑容,兩只眼睛頓時眯成了兩條縫。

衛韞扯了一下唇角,放下手裏的茶盞,徑自起身,轉身進了樓中。

黃昏時分,衛韞出了禁宮,坐著馬車回國師府。

他的手裏一直握著那枚銅佩,似乎是在等待著什麽,但他擰起眉,又像是想起了什麽,耳廓稍稍發熱。

直到,他手中的銅佩終於開始發燙。

金光流散的瞬間,一封信件落在了他的手裏。

衛韞眼底有了細微的笑痕,他幾乎是沒有什麽猶豫的,就伸手拆開了信封。

信上只有寥寥一句:

“我考完試了……”

衛韞指尖捏著信紙,像是終於安定了幾分,他眉心稍稍松了些許。

待回到府中,他便徑自走向書房。

謝桃收到回復的時候,她正在吸溜吸溜地吃方便面,甚至還被燙了嘴。

“如何?”

他只這兩個字。

“……還行。”

她慢吞吞地打字回復。

而他這次便只有一個字:

“嗯。”

謝桃也回:

“嗯……”

像是兩個不認識的陌生人展開的客氣尬聊,他們兩個之間都有著一種難言的尷尬氣氛。

即便……誰也沒提昨天晚上的那件事。

但是,有一個疑問一直放在她心裏一天了。

最終,謝桃斟酌了一下,還是打了字,發了過去:

“那個……我有個問題想問你。”

“嗯。”

他只一個字。

“昨天的那件衣服……是你的對吧?”謝桃不知道為什麽,只是打了這樣一行字,她的臉就有點發熱了。

而衛韞在看見紙上的那句話時,鴉羽般的睫毛顫了一下,目光一瞬閃爍,好似無處安放,便連耳廓也又熱了些。

正在衛韞不知如何回復的時候,他便又見她的一封信件出現在了書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