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渣男道長(八)(第2/2頁)

此時楚家也才剛剛攻下東鄉城。

南王吸引了北王所有的仇恨值,北王軍隊轉火背後偷雞的南王大軍,打了兩個月,北王收復了被南王搶占的地盤。

只是經過南王劫掠之後,這些地盤上全是一片狼藉。

北王再驍勇善戰,在打完了草原人之後,又跟南王幹了一架,大軍已經疲憊不堪,而相較之下,楚家一直在旁以逸待勞,北王也沒有把握能打得過楚家。

楚蒙等了沒多久,便再次等到了北王的使者,這次的使者派人來要回東鄉、懷興雙城,楚蒙自然不會拱手想讓,而是在邵瑜的建議下,以東鄉城交換圖魯城。

圖魯城地方不大,不到東鄉城的二分之一。

乍一看,這樣交換,楚家血虧。

但在邵瑜的分析下,楚蒙竟然看到了一條長遠的道路。

圖魯鎮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用一種十分邊緣化的方式和草原相交,同時,這裏的泥土石縫裏,全是鹽。

只是這種鹽,在這樣的時代看來,全是毒鹽,吃了不會提味反而可能致死。

而楚家對於北王那邊的說法,是圖魯城臨近西川,楚家和西川的王家有嫌隙,想要以圖魯城為據點,打擊王家。

這樣的說法,北王信了,他身邊的謀士沒信,只是任憑這謀士如何想,也想不明白楚家為何想要圖魯城,因為在所有人根深蒂固的想法裏,那裏全是毒鹽吃了會死人。

在這種情況下,拿一座無甚用處,地理位置又十分偏僻的小城,來交換曾經被南王占領的大城,北王自然是願意的。

很快,楚蒙留守了一部分人護衛懷興城,接著調了大隊人馬入住圖魯城,按照邵瑜所教的方法,在圖魯城建立洗鹽池。

又有擅長做生意的方家幫忙,接住圖魯城曲線進入草原,拿食鹽與草原人交換馬匹和牛羊,又有無數受了楚家恩惠的流民,偽裝成鹽商模樣,行至全國各地販賣私鹽。

轉眼便到了四月,京中局勢生變。

北王經過兩個月的休養生息之後,背後已無草原人掣肘,而南王也被他打蒙了,北王大軍入京,直接一劍宰了龍椅上的奶娃娃,自立為帝。

而原本的陳姓皇族,此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屠戮局面,一個年僅四歲的小皇子,在奶媽的幫助下,成功逃出京城,恰巧被楚家人所救。

這位小皇子被接到善陽城,在楚家的擁護下稱帝,這位年號“新啟”的小皇帝,也成為最後一個建元皇帝後裔。

北王登基,卻並不是一件好事,之前天下雖群雄割據,但天子尚在,依舊保留最後一塊遮羞布,如今北王這樣直接掀翻了桌子,導致的結果便是,他建立的朝廷被千夫所指。

在這種情形下,成功擁立新帝的楚家,獲得了大量忠君人士的認可,只是好景不長,關東鬧得火熱,蜀地也不差。

蜀地一位陳姓皇族,乃是建元皇帝的堂弟,論輩分比善陽的小皇帝還大,因此也糾集了一堆擁護之人。

楚家擁立新皇之後,第一件事不是討伐篡位成功的北王,而是征討南王。

楚家與北王之間並未有只言片語,但兩方十分默契,前後夾擊,南王兩面作戰,最後不免落得一個左支右絀的局面,最終南王被打的節節敗退,原本的地盤被北王和善陽楚家瓜分幹凈。

兩方一同吞並了南王領地之後,北王卻並沒有停手,而是直接揮兵東下,攻打楚家。

北王氣勢如虹,蜀地的那位陳姓皇叔,見這情形,頓時也歇了坐收漁翁的心思,有心聯合楚家一起對抗北王,再度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但卻被楚家斷然拒絕。

“大公子這是作何,如今京裏逆皇大軍勢如破竹,蜀地皇叔有心示好,大公子卻斷然拒絕,這是要致楚家於不顧嗎?”柳長信說道。

北王大軍壓境,楚家上下人心惶惶,所有心腹謀士全都聚集在一起,想要探討出一個解決之法。

“如今天下大勢,場面上北王第一,善陽第二,蜀地第三。”楚蒙頓了頓,接著說道:“北王並不能對付善陽和蜀地的聯軍,楚家也不能同時對付北王和蜀地的聯軍。”

柳長信:???

蜀地怎麽就和北王聯手了,楚大公子你是不是夢沒睡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