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3/5頁)

“贏了。”林暉頓了頓,他垂下視線,“這是個勞資糾紛案,季臨父親的工廠面臨資不抵債的情況,已經沒有按時給勞動者發工資了,我代理一千多個員工和幾個高管,為他們維權討要工資,我勝訴了,勝訴後,為了支付這筆工資和補償金,季臨的父親不得不宣布企業破產,最終成立清算組變賣了資產償還,但他家的企業……也就這麽倒了。官司勝訴勞動者拿到錢後沒幾個月,季臨的父親就自殺了。”

白端端徹底安靜了下來,這一刻,她甚至不知道該做出什麽反應才是合理的,因為她根本四肢發冷頭腦空白,季臨從沒和她說過這件事,她根本不知道他的父親原來那麽早過世,並非是出於疾病。

“他家的公司叫季欣藥業。”

季欣藥業?

白端端心中驚愕,她知道這家企業!

因為季欣藥業的破產曾經是A市循環了一個多月的大新聞。這幾乎是一家A市曾經家喻戶曉的企業,由A市當地的企業家自主培育創辦,並在兩年內連續得到了多輪融資和市場看好,在第三年,其設計的兩款抗癌靶向藥物就預計能在第四年在大陸上市,免疫細胞基因治療候選藥物的臨床試驗也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中,幾乎是屬於一片紅火,甚至新聞媒體多次報道按照預期,季欣藥業計劃後年登錄港交所,募資上市。

而作為一家A市自主培育的企業,季欣藥業也曾是當地新聞電台競相宣傳采訪的對象,連白端端這種並不喜歡看新聞的小學生,也頻頻各種渠道聽到相關新聞,或者看到相關的宣傳。如今回想,白端端也還依稀記得,據報道,這家企業的季姓老總,是海外留學歸國創業的。

直至今日,白端端也仍舊不太懂醫藥行業,只知道足夠燒錢,也足夠賺錢,因為當時幾乎隔一陣新聞裏,就能聽到季欣藥業獲得X億元融資這類相關報道,雖然不知道這公司具體是做了什麽,但白端端幼小的心靈,只留下了兩個大字的印象——有錢。

這公司有錢,這公司老板有錢。白端端甚至記得很清楚,季欣藥業當時研發新藥,投資全是按億來計算的。

當然,如果只是這樣,她未必能這麽清晰地記得季欣,她至今能這麽牢牢地記住這公司,歸根結底還是它傳奇般的命運——本來如火如荼勢頭一片大好,後年都說要登錄港交所了,新聞媒體間都是對這企業和創始人的溢美之詞,可突然之間,白端端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新聞裏再出來的,就是季欣資金鏈斷鏈,季欣藥業不行了,投資方撤資,拖欠員工工資……總之突然從歌舞升平的正面形象,完全變成了鋪天蓋地的負面新聞。

再之後,聽到的便是季欣藥業徹底破產資不抵債的消息了。

白端端此前也不過因為父母閑聊才知道這事,完全沒往心裏去,卻沒想到這個案子在近二十年後竟然與自己如此息息相關,這案子當事人的兒子是自己的現男友兼上司,而這案子勞動者的代理律師則是自己的前老師兼前上司……

季欣藥業破產,當時只是無足輕重的六個字,然而如今看來,那卻是改變季臨人生最驚心動魄的轉折點。

季臨說過自己十三歲就出去打黑工了,也有長期在廚房後廚幫工的經歷,白端端曾經十分好奇並且也多次追問過,但他都不置可否最終轉移了話題,白端端過去只單純地當季臨從小家境比較窮困,才會窮人孩子早當家,然而卻沒想到,他最開始,也是個天之驕子般的小少爺的……季欣藥業掌權人的兒子。

然而多變的商業環境使他父親面臨了困境,然後情勢急轉直下,他的人生也經歷了大起大落。

白端端的爸爸一開始在國企時家裏算個小康,後來被騙辭職創業才開始過得緊巴巴,最後爸爸的那場截肢手術使得家裏幾乎風雨飄搖,從小康到捉襟見肘已經是巨大到白端端無法忘懷和排遣的落差,設身處地來想,那季臨從天之驕子到成為過街老鼠般的欠債者之子,經歷當時A市整個輿論的口誅筆伐和注視,這種壓力和難堪痛苦,恐怕根本不是她這個沒經歷過的人可以想象的,何況季欣藥業出事時,季臨才十幾歲……

如果季欣藥業只是從蒸蒸日上變成瀕臨破產,其實還不會被人記那麽多年,最讓季欣藥業成為很多人茶余飯後談資的,是破產沒多久後創始人季承治自殺身亡的消息。

他死的其實很平靜,是晚上趁家人熟睡後服用了過量的安眠藥,以至於家人第二天早晨發現撥打120急救時已經回天乏力。

白端端從沒想過,原本覺得只是新聞裏遙遠的某個人,竟然就是季臨早早去世的父親。

一瞬間,她只覺得百感交集的復雜和壓抑,即便不用想,也知道季臨當初經歷過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