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對立

天正帝在陸若華向眾人介紹了關於宛城的情況以及稅收等問題後,對著眾人問道:“諸位愛卿如何看這免稅一事?”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工部尚書李善在天正帝話音剛落後,便直接反對。

“為何不可?”天正帝見李善反應如此之大,不假思索的樣子,有些皺眉。雖然他也有顧慮,但是卻也知道此事對朝廷有利可圖,怎麽會是萬萬不能為的事?

“陛下,如此不是助長了經商者的氣焰,商人者唯利是圖,所從之事也都是投機取巧,這些人不事生產,卻比百姓更為富有,如此邪氣不打壓,還減免他們的賦稅,從此以往,還有人願意耕種土地,這還不都跑去經商去了。到時候百姓餓死者多矣。”李善最後惋惜地嘆了一口氣,言語間充滿了對經商者的不喜。

旁邊的戶部尚書唐同方聽了這話後,有些皺眉,李善未免將這弊處方的太大了,這顯然有針對的意思,不過一想到晉王和大皇子的關系,唐同方也就釋然了。

他雖是太子一系,和李善對立,但是如今他也是真的不喜這李善的話,向天正帝回稟道:“陛下,如今宛城繁盛,一是依托於陸侍郎引水入宛城,使得宛城成為塞上江南,糧倉堆滿稻谷,所以這才有了巨商想要從宛城收購糧草,如此才吸引到越來越多的商人來此。二是因為這免除賦稅的緣故,如今宛城無戰事,商人也多是看中這個原因來此。”畢竟誰也不想為了做生意將命都丟了。

“至於李大人的擔憂,雖然有道理,但是卻有些誇大其詞。”唐同方不顧李善不善的眼神,對著天正帝道:“如今宛城減免商人三年賦稅,宛城卻依舊豐收三年,陛下可問問陸侍郎是如何做到不讓宛城的百姓棄農從商的?”

“朕也是好奇,那陸愛卿說說。”天正帝將目光放在陸若華的身上。那日他雖然問清了大概,但是有些細節卻不是很清楚。

“回陛下的話,在臣上任宛城的前一年,因著宛城大旱,陛下曾減免了宛城三年的賦稅。”陸若華答道:“百姓和商人都一樣了,這百姓的怨氣自然就小了。再者,臣每年在宛城收的租金除了上交朝堂的賦稅外,還剩下很多,這些錢都用來獎勵善於治農的百姓。”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天下商賈匯聚宛城,宛城的東西自然物美價廉,只糧食和食鹽售價就比旁出少了近兩成到三成,百姓得此實惠,自然就不反對商人免稅之事。百姓都能吃飽穿暖,豐衣足食,自然沒有人想要背井離鄉,行商賈之事。”

“陛下明鑒,商賈雖富有,但是卻不可科舉,如今宛城的百姓都只願自己家裏能夠豐衣足食,然後存下些錢供家中子弟讀書,而不會有人想要行商賈之事。”陸若華將完成的現狀分析給天正帝太子,和身邊的閣臣尚書聽。

“陛下,就算如此,這免除商賈賦稅之事也不可開先例啊,若是以後地方官員都有樣學樣,天下豈不亂套?”李善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反對道。

天正帝沒有附和李善的話,而是向旁邊的沈思和清平侯問道:“你們覺得呢?”

“臣認為宛城商賈賦稅可免。”清平侯對此事定了個基調,然後在天正帝有些憂慮的目光中又道:“同時也應免除百姓的賦稅,這部分的賦稅由宛城官府自行承擔。”

“那宛城的賦稅從哪裏出?這都免了,宛城知府難不成要自己變出銀子來不成?”李善不贊同道。

沈思看了李善一眼,悠悠道:“宛城每年應交的賦稅由宛城知府根據從商人那征收的租金繳納。如此百姓必會對陛下感恩戴德,和商人也會相處和諧。”

“確實是個好辦法。”天正帝聽後贊道,對於沈思和清平侯兩人也更加滿意。老大總是覺得他偏心,覺得他給了沈思宰輔的位置,卻只給李善工部尚書一職。叫他說,就李善的能力,這個工部尚書都是他多給了的。若是李善成了宰輔,那這天下還不得亂了套。

“其實不只是宛城,邊境之地陛下可再增設邊市。”沈思提意道:“邊境多苦寒,不適合種植,開邊市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一旁的清平侯也點頭贊同道:“陛下可以再選擇其余的邊城和幾國通商,如此以來,戰事可免去不少,百姓也能安居樂業。”

“這其他的地方都好說,只是這北遼苦寒,不事生產,他們除了馬,根本沒有別的東西和我們大燕交換,臣怕他們養的馬匹不夠在大燕換取足夠的糧食,恐怕還會如以前一樣,騷擾邊城百姓。”兵部尚書高銳道。比起其余幾位大臣,高銳是真的上過戰場的人,深知北遼等國的情況。

“還有,北遼人兇猛血性,天性好戰,臣倒是怕到時候別養狼不成,反被狼咬傷了。”兵部尚書高銳擔心道。